甲长这一级别职官,向上也涵盖了把总这一级别,使得尉官衔的上下限有所扩大,如此便大大地增加了其适用性。

    这里重点说明一下甲长与副甲长,原本对应的是上士军衔,因为甲长可以说是勇毅军中最基础的军官,平日与战士们接触最多,如此设计也是为了提升战士们的进取心与积极性。

    而甲长一职,虽然在原则上是由上士中选任,但若在甲长任上表现优异,也可以提升其为武都尉的军衔,这就避免了队总没有空缺,甲长就不能升职的问题。

    同理,尉官衔中最高一级的羽林尉,其上限也是最高可以对应到副把总一级,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尉官衔诸将的积极进取之心,若是能力特别突出的羽林尉,甚至还可以提任把总。

    其次就是校官衔,其在原则上对应的是把总、千总。

    但也同样扩大了上下限,即云骑校正常对应的是把总,但也可向下对应副把总一职;而骁骑校则分别对应把总和副千总而设;羽林校则是对应着千总的军职,但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晋升将官一级军职。

    最后就是将官衔的对应关系了,其中的左护军、右护军分别对应两个副将,护军一级目前对应的是勇毅军中的最高军职,既各营的一营之主将。

    不过,这里就出了一点小意外,便是在场的众人都对各营主将任护军的衔级,都是持着反对意见。

    他们纷纷认为如果最高军衔给了各营的主将,那么作为勇毅军的全军唯一主将,永宁伯张诚又该如何评定军衔,他作为一军之主帅,不可能没有军衔吧?

    对此,张诚也颇觉为难,他在这件事上确实是疏忽了。

    一直以来,他都将勇毅军作为了自己的私产,甚至是将勇毅军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自己放在了父亲的位置,完全凌驾于全军数万将士之上。

    现在经大家的提醒,才意识到如此安排确实有些不妥,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他的脑中也在飞速的盘算着解决之策。

    过了好一会后,张诚才止住众人的议论,他综合了大家刚才发表的看法,做最后的决断:“这样吧。各营副将都评定为右护军衔,主将评定为左护军。”

    大明以左为尊,所以各营主将评为左护军,而副将评为右护军,对此大家自然都无意义。

    可就在他们以为张诚会把自己评为护军衔级的时候,却听到另一番内容:“至于护军衔级,暂时空置,作为预留,给各营主将立功后的封赏。

    另外,将来我勇毅军也可能会面临两线作战,那时还需一位大将,代本伯指挥一路兵马,到时便可提拔为勇毅军的游击、参将,甚至是勇毅军的副将,到时便可晋升护军衔级。

    而且,在我勇毅军中,未来还可增设上护军、大护军衔级,以与勇毅军各级将官相对应,如此便可使各将衔级明晰清楚。”

    刘敏慎摇着头说道:“大将军,如此虽好,可又以何军衔对应大将军呢?”

    朱雀营主将张广达插言道:“不如就叫‘中护军’。大将军居于中军,如此也不是不可吧!”

    青龙营主将张国栋也说道:“大将军总领全军,依我看不如就叫‘总护军’来得直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诸位不要再争啦。”

    张诚再次止住众人的议论之声,他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大家,沉声说道:“本伯乃勇毅军之主,既为全军之主帅,自然不宜再用‘护军’之名。

    然诸位之所言也确有几分道理,本伯思之亦觉不该遗漏主帅之军衔,这护军之名亦不可再用,且本伯乃朝廷封的镇朔大将军,不若就以‘大将军’为军衔。”

    他说到这里时,略作停顿,扫看了众人一遍后,才继续道:“‘大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