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个冷兵器与火器并存的特殊时代,战斗中所需弹药并不是很多。

    以勇毅军为例,各营的火铳兵虽然占了半数,如果加上炮手,又岂止是半数,但每临战事之时真正打射出去的弹药,却并不是很多。

    每一名火铳兵平日只携带二十发定装纸筒弹药,而往往在每场战斗中,实际上最多也就是打射出去五六发弹药而已。

    因为,这个时候要么就是战斗已经结束,或者已经进入到冷兵器近身肉搏的血战阶段,火铳兵在这时,要么撤退至战场后方装填弹药备战,要么就是临时丢弃火铳,各携腰刀冲上去帮助冷兵一起与敌人肉搏血战。

    正是因为如此,勇毅军火铳兵的弹药包里,也都是以五发定装子药为一个固定装量的弹药包,而每名铳兵出战时,各人也只携带四个弹药包罢了。

    如果战事激烈,各铳兵所携带的弹药基数小于十发的时候,也是由他们各局的长官亲自前往营后勤部门去按数领取,再分发至各铳兵手中。

    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减轻战士们的个人负担,毕竟在出战之时,每兵携带的物品军械众多,而每个弹药包就重达三两二钱,每兵随身携带四个弹药包就已是近一斤的重量。

    勇毅军的铳兵们装备并不比冷兵少,弹药更是额外的军械,所以能少携带就尽量减少,现在使用燧发铳和定装子药后,已经少了许多工具,也算是为铳兵们减负了。

    现在祖大弼、曹变蛟他们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诸多好处,若是以后知晓了定装子药的好处后,他们便再也离不开张诚,当然说不定他们也会设法自制定装子药。

    不过,他们现在制备的火药,并没有达到勇毅军颗粒火药的威力,暂时一段时间内他们只能依靠勇毅军的弹药供给。

    但未来会如何现在还很难说,他们肯定会设法自行制造定装子药,就算威力差些也可以忍受,只要不像现在这样差距过大就行。

    但勇毅军匠营的火药专班,也在一直努力研发威力更大的火药,其无论技术、还是材料方面都明显强于蓟辽各镇,恐怕他们永远也追不上勇毅军的火药技术。

    想在将来与勇毅军脱钩,完全摆脱对勇毅军弹药的依赖,或许只存在于他们的梦里啦。

    现在各人都与张诚签订了满意的采购合同,脸上都透出一丝喜悦之色,这一趟宣镇之行没有白来。

    其实,对于许多的大明官将来说,尤其是北地边镇的各位军将,他们就一直对火器并不感冒,总觉得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在他们眼中就连三眼铳也只是威慑大于实际,而且火器的耗费又是很大,且每逢战事最后又有哪一场,不是靠着冷兵器近战血搏决出胜负?

    而且,佩刀一把不过造价三钱多一点,长斧一把更是才二钱多,长矛那就更是便宜了,然使用火器的话,却要不断投入弹药,哪里有冷兵器来得划算?

    但前次辽东与奴贼作战中,他们亲眼目睹了勇毅军铳兵在战场上的表现,这才一改初衷,对火铳及小型火炮重新重视起来。

    …………

    接下来的两天里,蓟辽各将在魏之策和王元景的陪同下,参观了威远营与腾蛇营的铳兵操演,以及步炮、步骑炮的合操。

    不过,由于勇毅军各营都是新近才移驻镇城附近,不论校场,还是实训场地都很是简陋,但即使如此也并不影响他们观演。

    对于勇毅军铳兵超高的击中率,他们一直以来都感到十分惊奇,现在看过操演之后,才晓得这些都是平素操练出来的。

    但是对于使用弹药喂出战士们的射击精准度,他们却又持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由,无非是舍不得真金白银买回来的子药,不忍将其白白耗费在训练场上。

    对此,永宁伯也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平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