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些事情俺也爱用脑子仔细想它一想,试问普天之下,哪有能把箭杆也射到石头中去的人呢?咱就以为此事,决不可信!”

    刘玉尺身为袁时中的谋主,除了学识渊博、思维敏捷之外,也十分善于察颜观色和处理人际关系,平素的表现也是老于世故之人,按理说他不该就“李广射石”一事与刘宗敏作过多争论。

    但这时的他为了不使满席各营文武以为小袁营无人,加之酒精的刺激之下,便开口说道:“太史公的《史记》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汉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又岂能作假?”

    邻桌一个秀才听了他的话后,也带着三分酒意附和道:“《史记》我也曾读过,文章写得真好,太史公……”

    这边,刘玉尺不待他说完,便截断了他的话,又将刚刚喝完的酒杯向前推了推,十分自信地接着说道:“太史公,古今信史第一人也,乃我辈之楷模,所著《史记》亦是千古不朽之作,上同《左传》、《国策》,下同《汉书》,皆光辉万丈。

    那飞将军‘射石没羽’故事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亦是记得明明白白,《汉书》中对此也有同样记载。

    又岂是玉尺所敢杜撰得了的?”

    刘宗敏听罢刘玉尺所言,十分轻蔑地笑了一笑,才道:“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喝墨汁长大的,讲话总是文绉绉不说,对那些个书本上记着的事,又是信得不行不行的,旁征博引以为据,若论这一点咱自是说不过你等。

    俺这个打铁出身的大老粗,斗大的字儿识不了一车,可咱遇上事儿了,就总喜欢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想一想,仔细琢磨一下。

    咱就说这射箭之事吧,从十来岁起练这玩意,到现在三十几岁了,二十年里不知射过多少箭,无论财狼虎豹,还是官军或战马,咱都射过。

    可却从未瞧见哪支箭,能射进石头里去,何况还是把箭杆也射进去,只露出箭羽雕翎在外面的呢?

    别说是石头了,就是一块泥土,那也是不行的啊,你的箭射进去还不到一半,泥土就把箭杆给吸住了,又如何深及没羽,更别说是大石头。

    除非你拿箭来射块豆腐,那才能射得进去嘞!”

    刘宗敏言及于此,不由得发出一阵十分爽朗的大笑,笑罢才又继续说道:“你所言‘射石没羽’之说,我不管他太史公如何了得,总之把箭射入石头里,只留箭羽雕翎在外面这事儿,我看纯属是瞎扯。

    你们要不信我,咱大家不妨现在就当场试上一试,看有谁可‘射石没羽’,倒也不一定非射石头,就射城砖就成,土坯也可,试一试看嘛?”

    他的这番说词不止让刘玉尺大感意外,就连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献策等人,都觉得刘宗敏的见解十分新颖,极大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心中不能不为之点头。

    罗汝才也毫不例外,他向身旁的李自成点头说道:“捷轩,真不愧闯营第一大将,今儿这番话可真给咱这帮子老哥们长脸了啊!”

    牛金星原本对刘宗敏与刘玉尺的争论,并无意参与其中。

    他与宋献策二人虽是旧识,但如今共奉一主,暗中也是在彼此较劲之中,宋献策建言招袁时中为婿,以为羁绊之策,对此他虽未表示反对,但此刻却乐见刘宗敏打压刘玉尺。

    不过,闯王的大舅子高一功在旁边一直递眼色给他,分明是要他出来说句话,以缓和尴尬的场面不至于失控,免得刘玉尺下不了台,反伤了自家人间的和气。

    对此不能再装作看不到,于是他笑着说道:“刘爷的话是有一定道理。‘射石羽没’的故事,本来就值得商榷,我也曾留意过此事,记得班固《汉书》中写到这事儿时,就把‘没羽’两字改作‘没镞’了。

    这镞嘛,自然就是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