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很少外出哨查,大部分由各营哨队负责,甚至虎卫骑都比她们出来的机会多,不过如今朱仙镇这边战场范围太广,而且周边如陈留、通许、杞县等地也需要哨探有无贼寇伏兵,所以,羽林骑也有近半数骑士被派了任务。

    小股骑兵外出哨探,自然是不能像大队行军那般,可以停驻下来埋锅造饭,他们出任务的时候食用的都是预先制作的飧饭。

    此时明军中多以此为军粮,就是将米饭煮熟后再放到水中曝晒,如此反复几次后,最终得到的干米饭,与后代的压缩饼干十分类似,相当于就是一种压缩米饭。

    在需要食用的时候,只须将飨饭放到热水中简单泡煮即可,至于味道吗就不能说了,最主要的是是非常方便快捷,而且重量也减轻不少,更加便于携带。

    这样的一小团飧饭,泡开后可以化为一大碗米饭,甚至是一大锅!不过,勇毅军的待遇明显高过其他各部明军,而羽林骑又是勇毅军中的骄子,自然是待遇最厚,既体现在饷银和装备上,也在伙食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们外出哨探时候,虽然肉瓷罐不方便携带,但肉干、鱼干和腊肉等荤娇子是有许多的,尤其这腊肉碎块,更是去年腊月新制,再经风干而成的。

    当然,这也不能风得太彻底了,跟木乃伊还是有所区别的,英米的腌肉、干肉就是因为风干得非常彻底,才成了正正牌牌的木乃伊产品,看起去就跟风干的木柴一般,连肌肉的纹理看着都很像木纤维似的。

    所以才能够保存很久很久,不说米国人,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英国水兵们吃的都还是纳尔逊时代腌制的干肉,因为数量太大,存活太多,那些军粮干肉一直吃到了二十世纪才终于吃光……英米的干肉质量确实相当过硬,只不过,他们的士兵们在吃干肉时,其实就像是在吃猪、牛、羊的木乃伊一般,吃前要用锯子锯开,刷洗干净后再泡上一夜,唯有如此在第二天才会煮得动。

    而张诚为勇毅军将士们准备的干肉和腌肉,则还不需这么过火,大致能有一年的保存期就可以了,只不过这腊肉到农历三月味道还算正宗,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虽然肉质不变,但味道么就会变得略有些刺喉啦。

    当然,若是有个冷藏室的话,即使存上个三年五年的,那也不会变味,更不会生虫,只不过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时间,暂时先勉强将就一下吧。

    就目前情况来说,大家出外哨探还能有口肉吃,已经是很高兴的啦!大堂内一共燃起两小堆火头,上面各支着一口小锅,各人纷纷往锅内投入飧饭与肉干之类,还有一些盐巴等调味料。

    很快就煮得沸腾起来,大家捞起来就着汤汁大口吃了,此时春寒刚走,虽然白天已经很热,但到了晚间还是冷风习习,有了这热腾腾的饭食下肚,就会感到分外的舒服。

    烟枪吸了两口,就放下了烟枪收入怀中,他盛了一碗端给队总常正成,回身才给自己也盛了一碗,连带着汤汁吸溜着下肚,吃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他们虽在军中相当于宪兵一般存在,平日里最重军规军律,然出哨在外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皆举止粗豪且随意,各类粗话荤话也可以毫不顾忌的张口就来。

    常正成因受了常家几个兄弟的督促,平素里还算举止有度,但在出哨时对下属们也并不过多约束,毕竟如此既可缓解出哨的疲惫,又能增进大家的感情。

    烟枪可就不一样了,他以前曾经在镖行做过,走南闯北见识很广,再加上刚才吸了两口烟枪,如今正是精气神足的时候,便轻声给众人讲起他以前那些稀奇古怪的经历,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假,反正烟枪绘声绘色的讲着,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当然,他们多是一边听着烟枪讲段子,一边轻轻擦拭自己的盔甲武器,尤其是身边常带着的那两杆短手铳,这玩意每日里都要擦抹、上油,做好清洁等等,若不然真到用时说不得就可能会卡壳,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