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打开的大门上分别写着“明知从军苦”、“偏向军中行”两行短语,李国辅不由自主的就读了出来。

    他转头看向张诚,略有疑惑的问道:“张提督,这是何意,为何咱家在别处营房校场未曾见过?”

    张诚满面笑意的说道:“此乃是某自家的创新,不止这大门处,在校场及营房各处更有许多这等类似的标语,此至少有两点好处。”

    “哦,愿闻其详!”

    “这第一嘛,自然是使将士们每日看着、读着,时日久了,自然就深入军心,就好似思想教育,现这独石营下辖两部,有近两千的军士,

    若是平时的操练得当,辅以思想教育,到临战之时,万众一心,尽皆遵令而定行止,进退有据,又何惧流寇与鞑虏之强悍。

    这其二嘛,亦可使军士们多识些字,正所谓识字而知书,而知忠义廉耻,而晓礼仪规矩,这行军作战之事,最重规矩,万事皆要依令而动,无令则不动如松。”

    “呵呵,有点意思啊!”

    张诚的一番讲解给李国辅很大的新鲜感,他不由得提起了精神,探头车窗外四下打量观望起来。

    …………

    校场北面高台之上,张诚与李国辅坐在铺着软垫的大椅上,林芳平立身站在他身后,十二名护卫亲军分列左右。

    左侧下首坐营将官开平卫指挥佥事陈铮一身顶盔掼甲侧立着,他的下首是两名千总官崔士杰和靳勇等二人,再下是四名把总官刘长亮、田明遇等人。

    这刘长亮是原右翼营步军甲总的把总,张诚将他安排在靳勇的乙部下仍是担任把总官,算是给靳勇掺点沙子,而另一个把总则是严庆荣推荐的人,名叫高成山。

    右侧则是独石步营的十六个百总分开站立成两排,如此独石步营的统兵官将便济济一堂,全部汇集于此。

    众将对张诚和李国辅行过拜见礼后,便肃立两厢,他们个个披盔挂甲,身姿健硕笔挺,精神振奋的样貌,李国辅看上去很是满意。

    张诚先是向李国辅介绍了独石营现在的军兵编制和员额,他听得不住点头,现在独石营这边就是两部军兵。

    按张诚所言,赤城步营也是如此两部四司十六局的建制,这就有四千余的军兵,何况张诚在独石南校场还有一支千余精骑的骑营。

    “好,真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