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接着问道:“汤先生,我欲在云州匠营中制造此种自鸣钟,不知能否?”

    “当然可以,云州工匠的技艺极为精湛,若是制造自鸣钟,却也不难,只是过程稍显繁琐些罢了。”汤若望答着。

    张诚沉吟片刻道:“石铁根,你可依汤先生之需求,选调技艺精湛之工匠,组成机械局,专司打制造自鸣钟这类机械。”

    “喏!”石铁根已经习惯听命行事,他毫不犹豫就接了军令。

    张诚抬眼望着石铁根下首众位工坊主事,他们都比初离京畿,随自己来宣镇之时富态了许多,面色也是十分的红润,可见其在北路的生活还是很如意的。

    当然,他们也为北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改进和打制火铳、火炮、盔甲、军器外,更是改良火药,培训出了一批熟练的工人出来,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张诚正确的指导,尤其是他带来的流水线理论。

    而且,汤若望到云州这半年时间,他干了三件事,第一就是在云州北白河边修了一座教堂,当然,这个是得到了张诚的允许。

    第二就是他选了二十余个孩童,每天在教堂中随他学习拉丁文,其实,汤若望初时是想叫这些孩童在教堂内随他一起同吃同住,但孩童的父母却是极力反对。

    最后还是张诚亲自出面,才勉强同意让孩童们,每隔一日可去教堂中学习拉丁文和汤若望的那些机械科学理论知识。

    而孩童们不去教堂的时候,除了在各处工坊帮忙外,还要学习忠孝仁义理智信这些儒家思想,张诚可不想他们随汤若望日久,变成黄皮白心之人!

    再有一事,张诚听闻汤若望这几个月还与火炮局主事李成茂、火炮靶场试射把总赵金虎等人合作编写了火炮的射表,真真是居功甚伟啊。

    张诚满脸都是笑容可掬之态,他看向汤若望满怀关切的问道:“汤先生在我北路可还住得惯嚒?”

    汤若望脸上也隐现些许笑意,道:“有劳副帅大人关怀,北路天气凉爽清透,住下极是舒服,这边的孩童们也极乖巧懂事,确非别处可比。”

    张诚点着头,又问道:“听闻汤先生还收了三个得意高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