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军的壕沟更为厉害的地方是,其壕沟边上还立有木桩,桩上系有绳索,绳索上绑着铃铛,铃铛边还有一只恶犬。

    如此布置,即使有人想趁夜偷过壕沟,都几乎是绝无可能,即使能躲得过绳索,又不触碰到铃铛,但又如何躲得过那些机警聪敏的恶犬。

    条条防线布置得这般严密,怪不得祖大寿被困锦州,接连数次组织突围冲阵,都无法冲出清军挖掘的壕沟包围圈。

    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布置,也不过比这好上一点罢了!

    …………

    明军各部均是先以战车挡在关键之处,再伐木立栅为营,而营垒四周,同样挖掘一道道深壕,更布设了拒马、鹿角、铁蒺藜等诸般防偷营的器械。

    由于是初到松山,各营也只是确定了各自营垒的具体位置,营垒也是初具规模,各军将士都在紧张忙碌,有的在营外挖掘壕沟,有的去山上砍伐树木,有的则在取水烧水,准备做饭。

    松山城与乳峰山之间,战云密布,城内城外,山南山北,岭上岭下,到处皆是旌旗遍布,充斥着浓浓的战场气氛。

    当日,除双方一些哨骑出来窥探,相互间追南逐北的偶有接触外,大体无事,都在为即将面临的激烈战事作紧张准备。

    闷热的夏风里,炽热的太阳也在西边山峰后缓缓降下,明清双方的军营中,都闪现出处处火光,明军的各处营地里,大队大队的辅兵辎兵火兵们,也纷纷挑着水桶、或是赶着大车,到附近有水源之处汲水。

    松山堡城的周边,并没有明显的大河流过,但好在处于群山环绕的低洼地带,仍是有许多溪流汇聚,且该处的地下水资源也算丰富,只要肯深挖一些水井,还是可以取到水源。

    只是,粮草目前看来还好解决,可从杏山、塔山那边源源不断运来,但十几万大军驻扎于此,每日需水量也是极大。

    若只靠着流量并不稳定的山涧溪流,以及一些出水量不一的水井维持,短时还可勉强,长此以往,终归不是办法,必须要夺到临近河流的地带驻扎,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