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中,那可真是炮神附体,自行火炮降世,所以,这些也要掩在前阵之后,不可暴露于前,等攻到鞑贼寨墙前再出动轰射就是了。

    对于张诚所提之诸般建议,各将听后都有所感悟,尤其是各军中车营、炮营的将官们更是大松了口气,想起己方若是布于前沿,在鞑子的炮火下行进,各人也有些发怵。

    “……张总兵的提议,再好不过……再好不过……”

    经过几番商议,最后定下由各部车营中的轻式战车行在大军前列,以加厚的遮牌挡板充作盾车,尽可能的掩护将士们冲锋。

    当然,即使如此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伤亡,但没有办法,目前的大明,还没有能够抵挡住火炮轰击的战车,即便是有,那也一定相当沉重,就是在平路也会难以推行,何况是攻山登高作战。

    在这一点上,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山西总兵李辅明,以及宁远总兵吴三桂、蓟镇总兵唐通都有考虑到,就连负责佯攻黄土岭、松山岭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二人也是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打仗嘛,肯定是会有伤亡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过,接下来张诚所提的建议,却是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也有些犹豫了。

    他的建议,就是让神机营的将士把火炮尽可能向前推近一些,尤其是东、西石门这两处关键地方,尽可能轰击那些建在山腰、山口处的火路墩和敌台,压制住鞑贼的炮火。

    大明朝这十余年来,在辽东斥巨资修造了大量的墩台,典型的三里一墩,五里一台,特别是那些敌台,多为包了砖的二层空心敌台。

    一般高约三、五丈,周围阔十二丈、或十七、八丈不等,其中层空豁,四面开有箭窗,上层建有楼橹,环以垛口,多是用大条石砌成,非常坚固。

    松山堡本就是关外八大堡之一,其周边山岭中也修筑有许多这种墩台,平日里都设百总、台头不等,在该处守护,瞭望和传递敌情。

    不过,清军围困锦州日久,松山堡周边附近各处的火路墩与敌台,早被其攻占了去,据为清军的一道道防线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