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他虽功劳不显,但却损失颇重,使得他本来就不多的兵马,现下更为弱小。

    他特别恳求蓟辽总督洪承畴,希望能将宣镇总兵杨国柱麾下残存的兵马,暂时交由他来指挥,至少也给他补充一营兵马,以便更好的为国效力。

    而对于杨国柱所留下的宣镇军马,洪承畴也有些想法,他倒不是要吞并为自己所有,而是想将他们分派给各营,以补充今日的损失,好再与鞑贼一战。

    为此,他并没有直接答应李辅明,只是温言抚慰一番便令他回去歇息,现在他所急的其实还是确定今日诸将功绩与过错,以便形成奏报奏闻君前。

    当然,这种事作为武将的各镇帅将军们自然无缘参与,洪承畴经过与张若麒、邱民仰、马绍瑜、张斗等众人的一番商议。

    今日的首功在杨国柱、张诚、陈九皋三人身上争议不休,杨国柱所部给予多尔衮部清军重创,杀敌最著,其麾下参将郭英贤更阵斩清军蒙古八旗固山额真何洛会。

    更兼杨国柱为国捐躯,死后哀荣总是要给的,因此以他为首功的呼声也是最高。

    不过,张诚麾下兵马出战救援神机营与宣府镇标营,杀敌也多,张国栋所部更是一鼓而下娘娘庙清军炮阵,夺得清军大小火炮数十门,此一大功。

    而且他麾下游击张广达也斩杀清军满洲八旗固山额真准塔,这可是有着“巴图鲁”称号的鞑贼勇士,总监军张若麒就力挺张诚宣北军的首功之议。

    但神机营在陈九皋和符应崇的指挥下,火炮轰鸣,于东、西石门两边战事皆有很大助力,虽然该部近战能力令人担忧,可这火炮威力那可是有目共睹,今后更需其卖力才行。

    经过一番争议,最后还是确定首功报杨国柱,对此,张诚自无异议,毕竟杨国柱对他照拂爱护颇多,如同亦师亦父般的存在。

    而陈九皋更无意见,他虽然对自家的火炮充满自信,且对麾下将士们打炮的本领也是自豪,但却未曾想过自己竟然有机会争取首功。

    当议定首功人选后,洪承畴久久不言,只拿眼神望着辽东巡抚邱民仰,邱民仰与洪承畴共事日久,自然会意,当下便提议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在东石门表现卓异,也应评为次功。

    众人对此虽颇有微词,却也无人在明面上反对,大家心知肚明这是洪承畴在提携吴三桂,更何况东石门方面虽无大的战绩,却也是打得有声有色。

    只是苦了曹变蛟,他在黄土岭与奴激战颇烈,杀伤较吴三桂尤多,可评功却又低了吴三桂一等。

    最后便是李辅明进兵不利,导致宣镇兵马单独对敌多尔衮部清军精锐,致使杨国柱殒身沙场,为国捐躯,洪承畴奏请朝廷,建议降职一等,暂留军前堪用。

    其实,这个处罚跟没有并无差别,因为李辅明早在崇祯十二年,便被弹劾罢了山西总兵职,此番得洪承畴保荐才携本部兵马随军听用。

    莫说只是降职一等,就是连降三级,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所谓,只要还在军前,只要手中还有军队,只要立下些许功劳,随时还能再升为总兵。

    诸将功过就这么十分和谐的确定了下来,不管怎么说,此一战即使未能解除清军对锦州的围困。

    但也对其杀伤极大,打出了明军的气势,更迫使清军主将多尔衮收缩防线,可以说就算一时不能解锦州之围,至少也是解围有望。

    如此,多少也可安慰京师的朝官和崇祯皇帝一下。

    …………

    诸官议定诸将功过后,便离了松山临时总督行辕,各自退去。

    蓟辽总督洪承畴回到内院,亲信幕僚谢四新待众人坐定后,便吩咐奉茶的小厮退下,才开口问道:“宣府杨帅捐躯,尚留有万余人马,即使汰去些杂兵,也还有近万步骑精锐。

    军无主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