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就狂吼大叫起来,准备着要与明骑一决胜负!

    达素章京更大声吩咐:“南蛮手铳厉害,更身着精甲,弓箭无用。迎战时,都给咱用飞斧、投枪、铁骨朵招呼南蛮子……”

    一众鞑贼立时大声吼叫着接令。

    这些清骑的马鞍旁都挂着零落的铁骨朵、飞斧、旋刀等投掷利器,有些人的马鞍上,还挂着标枪套。

    马上投掷,是许多鞑子兵都要熟习的技艺,而论起这一技术的娴熟程度,自然要以各巴牙喇兵为最,那些噶布什贤兵就不用说了。

    …………

    蹄声隆隆,烟尘滚滚。

    李长胜等宣府军将士策在战马上,怒声吼叫着向那些鞑子哨骑冲去。

    他们已然抢占了先机,临要接敌之时,对面的鞑子兵才刚刚准备迎战,队列布置也不严整,略有些混乱。

    李长胜的眼前一亮,立时大叫道:“包抄两翼,结雁阵,三十步打铳。杀奴……杀奴啊!”

    宣府军虎卫营的夜不收本就是精锐的战士。

    众人听到李长胜的吩咐以后,没有一丝犹豫,各人瞬间就完成了变阵,骑阵一分为三。

    李长胜亲领二十九骑精锐在中间与鞑子对冲,左右两翼则是哨官万光金、队总刘守柱各带领二十七骑,往那些满洲正黄旗鞑子的两侧掠去。

    同时,他们将各自的虎枪等冷兵器横在马前,又将短手铳自左手持铳换为右手持铳,右手开铳的准头,自然是比左手要高,毕竟左撇子还是极为少见的。

    而且两翼明骑在鞑子侧翼远远开铳,也不担心立时会接战肉搏等问题,可以将各人武器持在左手,或是横在马前,待接战时再取用。

    而宣府军的短手铳,虽然二、三十步距离上就可以破甲,但那是指静立瞄准的情况下,在这种颠簸的马上,还是双方战马高速掠过,这精度不免会差上一些,命中率并非很大。

    若是要想射中敌人,则是在进入二十步内,甚至是十几步内,又或是双方迎面过来的时候,才可以达到最大的命中机率。

    不过,李长胜还是决定麾下精骑在三十步时,就打射短手铳,这样虽然在精度上略差了一些,命中率不会太高,也不一定会打中多少鞑骑,但却是胜在安全。

    而鞑子的标枪、铁骨朵等投掷兵器,一般也是在二十步左右,甚至是十几步的时候才会投掷,再远就失去其威力了。

    三十步这个距离刚刚好,这个距离就相当于后世的四十五米,鞑子一是难以投到,二则是在高速运动的马匹上,同样准头极差,即使强行投掷出来,也威力不大,易于格挡。

    李长胜选择了宁可离得远远的放铳,精度差就差些,至少可以保证麾下兄弟们的安全。

    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己方武器就算精度再差,但至少也能发挥出四成以上的命中,只要铳弹射中鞑子,就几乎足以让他们致命。

    这不比弓箭、标枪等冷武器,有动力耗尽,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等种种问题。

    而火药武器,动力既强且足,有效射击距离之外,仍然会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便有若后世的步枪,很少离得几百米开枪,但也并不等于被几百米外的步枪弹击中,就可以安然无恙。

    宣府军的短手铳,便是三十步外射击精度有所减小,但也不等于没了威力,若是不小心被喷射出来的弹丸击中,便如大铁锤重重打在身上,不死也是重伤。

    李长胜虽然考虑如此之多,却也是在一瞬间就作出了这个决断,并未耽误战机。

    …………

    那些满洲正黄旗的鞑子兵们,此时也策马疾冲了上来。

    他们作战,也是按清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