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仅仅才一个月时间,就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

    此后,更是一路突击猛进,直趋向大明朝的辽东边境。

    朝鲜国王李昖也是仓惶北逃,一直逃到了义州,并接连派出使臣向宗主国大明朝乞求援救。

    因此时大明也已探知,日本有借道朝鲜,攻取大明的野心,朝议决定御敌于外,出兵朝鲜驱逐日军,再扶朝鲜国王回首都。

    时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的李如松,刚刚平定宁夏的哱??叛乱,便临危受命担任东征提督,统率近五万明军精锐之师出征朝鲜。

    历经七年,经历无数次大小战役,终于将不可一世的日.军击溃,逐出朝鲜半岛,取得了朝鲜抗倭战争的最终胜利。

    此役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帮助朝鲜从亡国到复国,更是使得日本因此一战而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家康的崛起。

    而且,朝鲜国上至国王,群臣、诸将,下至一般军士、平民百姓,都见识到了三眼铳与鸟铳等火器的厉害之处。

    他们以弓矢对战日.军的铁炮,被从最南面的釜山一路驱赶到鸭绿江边,由此见识到了铳炮之利。

    而明军入朝各营兵马,也多装备有大量的火器,其中北军骑兵多用三眼铳,而蓟镇兵马则多用鸟铳。

    明军和日.军双方每每大战之际,铳炮连天,朝鲜军根本就插不上手,也因此沦落为战争陪衬,尽干些后勤辅助之事。

    朝鲜军士兵用生命证明了大明军神戚少保“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的评价有多准确。

    所以,朝鲜国上下一心,他们非但重金向日.军的战俘学习火绳枪操作方法。

    还公开挖大明援朝戚家军的墙角,重金聘请他们中的下级军官留下来充当鸟铳射击教练,还从东征都督李如松的幕僚那里,重金求购了《纪效新书》。

    从此以后,朝鲜国上上下下才开始以鸟铳为最强利器,在军中也进行大量配备,并严格操练,后来又从明国内买来火药制作技术。

    经过五十来年的发展,朝鲜国士兵的鸟铳已经普遍使用,只是与明军相比,却仍是显得落后了一些,他们的鸟铳仍与抗倭之战时相差无几。

    但即使如此,也比弓箭犀利了许多,若是在这个距离上被朝鲜军士兵的鸟铳击中,其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同样的非常可怕。

    …………

    西石门山道上,甲喇章京伊尔扎心中也在焦急。

    他这边的情势比石门山上更为危急,虽然在他之前,还有数道石墙和矮沟防线,但明军却也狡猾,他们的主攻方向并不在西石门的山道上。

    狡猾如狐的白广恩,能坐上蓟镇总兵的位置自然有两把刷子,他早就看出西石门山道曲折崎岖,实不易攻取。

    因此便将主攻都放在两侧的山岭之上,为此,更是亲自去找洪督臣要来许多小炮,配备给负责攻袭两侧山岭的军马。

    但毕竟是私心作祟,这些讨要来的小火炮都分派在他自己的正兵营,或者分派给那些与他亲近的营中。

    按照他的方略,蓟镇中与他不算十分亲近的营伍,都被派遣进攻西石门山道,充当炮灰角色。

    他们这些炮灰在山道内吸引清军守兵注意力和炮火,而与白广恩亲近的营伍则在两侧山岭上推进,他们就是以这些小火炮开路,一路轰击前进。

    如此,虽也有些伤亡,但总比硬攻强夺好上许多,为此白广恩还用银子,从督标营借来许多的炮手。

    那些在山道上担任主攻的营伍,虽明知白广恩这是在挟私报复,却也无能为力,毕竟白广恩还是蓟镇总兵,抗拒军令的后果他们可承受不起。

    可西石门山道这边山势崎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