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营中库存的烈酒,已经被张诚明确为战略物资,非饮用品,未得中军帅令,陈铮也不敢私自取出来与左光先等人共品。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么浅显的道理,张诚自然不会不知。

    因此,他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各位总兵大帅,并不感冒,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陈九皋、吴三桂之流,他们可是各有优点,又有着强大后台。

    而如左光先、李辅明之流,现在正是不如意时,张诚初时没有搭理他们,那是不知他们的底细和心思,也不敢冒然与之接触。

    再有一点,那时的张诚虽然也兵强马壮,实力不凡。

    但是在名义上,他还只是宣府镇下的一个分守副总兵而已,当时还有宣府总兵杨国柱,因此,张诚虽实力不凡,但也没有什么机会上到台面之上。

    最多也就是私下走动,所以他那时除了与杨国柱、王朴、陈九皋有些联络之外,就只有宁远总兵吴三桂私下还有一些往来。

    然今时又不同于往日,张诚现在已经是宣府镇总兵官,而且左光先、李辅明之流,正是势力最弱,又最不得势之际。

    此时若能放低姿态,示之与好,他们又岂有不感到之理,若是再能帮助其重新立足站稳,又或是有所进取,这不正是雪中送炭?

    所以,张诚才展示实力在先,若他们有所自知,甘愿与己结交,那自然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再说自己谋划着那么一块蛋糕,也不是一个人吃得完的!

    左光先就是蓟辽各将中,第一个主动向张诚靠拢之人,作为标杆和榜样,张诚自然不会错待他。

    其实,张诚当初在军议时,主动提出要留一军驻守长岭山,左光先就已看出苗头,只是还未敢确定罢了。

    可当他一看到张诚在长岭山上所做的布置,便下定决心向张诚靠拢。

    左光先与吴三桂又有不同,吴三桂那非是靠拢,而是单纯的合作,是基于他自己在辽东的个人实力,以及张诚手中的好技术,而进行的公平合作。

    但左光先确是真真正正的靠拢,内里多少有些投靠之意,只不过大家都是面上人,有些话是不能在明面上挑开了说的。

    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现在,山西总兵李辅明的眼神从自家亲将李贤锦,再望向王家楫、匡永忠、唐先成等三人,心中不无感慨。

    自己麾下看上去也是猛将云集,兵马过万的一方大将,可骨子里却只有正兵营不到三千人马,才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马。

    余者像参将王家楫、游击匡永忠、都司唐先成等三营兵马,只是来给自己撑门面,与其说是暂归自己指挥,倒不如说是来协助自己镇守小凌河口粮站。

    他心念一动间,眼神停在了匡永忠和唐先成二人身上,柔声问道:“匡将军、唐将军,心中是否遗憾,黄土岭如此大战,今恰逢其会,却未能身临其境啊!”

    匡永忠看了一眼唐先成,抱拳说道:“无论身在何地,但只要未离开辽东,都是为我大明效力,何来遗憾。

    我等能随在李大帅身边,向李大帅学习领军用兵之道,实是占了大便宜。”

    “哈哈哈!”

    李辅明不是礼貌的干笑了几声,又道:“张帅虽然年少,然确非寻常之人物,只黄土岭上这等声势,便是当初我与杨帅合两镇之力,也未见如此声威。”

    毕竟距离太远,站在妈妈头山上是听不到黄土岭上隆隆炮声,然众多火炮齐射,必定会引起大地的共鸣。

    大家都是积年老兵,平素里大多都可以附耳贴地,以听数里外战马奔腾之音,更别说黄土岭上数百门火炮齐声的震动。

    而且,从千里镜中望去,李辅明还看到黄土岭上久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