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毁于一旦,洪承畴如何不气?

    饶是他自身修养极高,强忍着没有当众发起火来,但现场压抑的气氛,却也是人人有感,下首的吴三桂、曹变蛟、王廷臣等人皆噤口不言。

    因为,在洪承畴身前的案几上放着一封书子,正是总监军张若麒差人刚刚送来的报捷信件,刚刚众人已是传阅了一番。

    张若麒在信中极言宣大各军之勇猛,以及神机营火炮之威,更是为宣大各将请功邀赏,他在字里行间显示出满满的自信与自豪。

    反观,蓟辽军马在石门山这边的表现,日已西斜,天色转暗,眼瞅着就要黑天,却仍是未见密云镇军马到来。

    再加上山海镇、蓟镇军马尽皆崩溃,现在不止风头都被宣大援辽军马抢了去,就连兵力上也已相差无几,更何况蓟辽兵马还几乎是在本地作战。

    就这表现,岂不教宣大各军各将笑掉了大牙?

    吴三桂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他抬头就看到了洪承畴的脸色,立马又将要说的话咽回肚子里。

    就在这时,洪承畴的随军赞画李嵩从军帐外步入,他悄无声息的来到洪承畴身边,先是耳语一番,接着又留下一封书信,便退到了洪承畴身后侍立。

    洪承畴并未拆看那封书子,而是沉声对众人说道:“唐通,在进兵途中遭遇败兵,未免所部兵马在大战之后,被败兵冲乱,这才停止进兵,就地驻营收拢败兵。”

    他说到这里才拾起书信,却并未打开就直接递给辽东巡抚邱民仰,又接着道:“而今,天色已晚,密云兵马停驻不前,继续收拢败兵,将于明日午前赶来与我等汇合。”

    大家听闻唐通的密云兵马无事,顿觉安心。

    原本都还有些担忧,唐通所部一直没有信息,会不会也像马科、白广恩那般被鞑贼伏击大溃,若真是那样,自己岂不两面受敌?

    现在,唐通那边消息传来,该部并未遭遇鞑贼伏击,而是在收拢败兵,如此,就只有正面多尔衮一部鞑贼,便再无被鞑贼夹击之虑。

    一旁邱民仰此刻也快速扫看了一遍那封信函,其内容与洪承畴所言无误,他抬头向洪承畴微微点首示意。

    随即,便开口说道:“今日,皆赖诸位之奋勇,我师才得一举攻克石门山,以及东西石门,终彻底打通援锦通道。

    虽女儿河仍是横在我等面前,但我大军与奴贼隔河相对,此间炮声已可传入锦城,无疑将会给城中守军以极大鼓舞。”

    他说到此处,看了一眼洪承畴,才接着道:“山海镇、蓟镇兵马虽败,然其一路向东溃退,幸得宁远吴总兵率部阻住鞑贼,使得败兵未遭鞑贼屠戮。

    而密云唐总兵又在东边收拢败兵,如此算来,即使两镇兵败,损失也该不会太大,待败兵重新整顿后,又可投入战事。

    辽事,仍大有可为!”

    邱民仰再次偷瞄洪承畴,见他也在微微点头,便有继续说道:“今日,宁远吴总兵,东协曹总兵,前屯王总兵皆表现优异,当居首功之位。”

    吴三桂闻言立时起身,抱拳对着邱民仰道:“抚臣抬爱,三桂只知为国尽忠,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勇向前,乃末将本分,虽有些许寸功,怎敢劳抚臣如此夸赞。”

    “好,好一个居功不傲!”洪承畴终于开口了。

    此刻,洪承畴的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诚如邱民仰所言,今日已攻取石门山,锦城也近在眼前,只一河之隔。

    虽两镇兵败,但其余部也并未大溃无踪,若唐通所报为真,该可收拢大部败兵,于己方兵力损害不大。

    如此,辽事也确是尚大有可为!

    更何况,今日之战中,他对于宁远军的表现也很是满意,不止是战场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就是吴三桂适才的这番话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