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承畴轻轻摇了摇头,要说此前的张若麒算是一个魔头,虽让他十分头疼,但也还能对付一下,可现在身边的王承恩,那简直就是一尊大神,让他不知该如何应对才是。

    见帐内众人争论不休,却也争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洪承畴直接了当的向吴三桂问道:“长伯将军,你久在辽东,对奴贼所知甚详,可能说出其中关窍所在?”

    吴三桂早已料到洪承畴会有此一问,自打张诚在总监军张若麒率领下,驻屯黄土岭以来,每每军议他都会被总督洪承畴点名发言,几乎已成惯例。

    虽然这一次说不上胸有成竹,但吴三桂却并不慌乱紧张,只见他稳稳坐在众武官的首位,先是起身抱拳向上首的总督洪承畴和大太监王承恩二人,深施一礼。

    然后,又向着对面落座的文官,以及下首诸位总兵抱拳示意,这才开口朗声说道:“回洪督话,依三桂看来,如今在沈阳城中怕是只有一人,能使奴酋洪太牵肠挂肚到寝食难安。”

    吴三桂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他深谙此道,话只说了一半便即停了下来。

    果然,辽东巡抚邱民仰十分配合的急问道:“何人有此本事,能使奴酋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快快道来!”

    吴三桂会心一笑,道:“据三桂所知,这奴酋洪太有一位极其宠爱的妃子,虽非其后宫皇后,更是大龄入宫,却能宠冠洪太后宫。

    若三桂所猜不错,想来也只有这位宠冠后宫的关睢宫宸妃病重,或可使得奴酋洪太,一时乱了方寸,才会不顾锦州前线战事,急急回返沈阳。”

    “扯淡嘛?”

    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原来是密云总兵唐通,只听他大大咧咧地继续说道:“若是说后方生变,我想洪太会回去稳定局面。

    可这为了一个女子,怎能抛却锦州城下的数万将士于不顾,此怎是英雄豪杰之所为?”

    他话音才落,大帐内众官将便纷纷附和起来,甚至连吴三桂都有些动摇,不由在心中暗暗后悔,自己不该听信张诚之言,如今却是难堪了。

    原来,张诚因自感军功已然太盛,此番援辽之战他所能得到的封赏也不过如此,若是再多出风头,不但可能会使朝廷封无可封,更会使并肩作战的各位总兵心生怨念。

    大家一同对战鞑贼,各位总兵都是奋勇争先,虽伤亡各有不同,战绩亦是如此,但若是张诚一人之功绩,就盖过了其他各位总兵加在一起的军功。

    可就绝非善事,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张诚在接回林芳平所部虎卫营兵马后,在给蓟辽总督洪承畴写战报之时,另外也给吴三桂写了一封私信。

    他在信中将自己对于黄台吉的判断全盘告知,并将林芳平此番截杀黄台吉的经过,也作了简要介绍,其目的就是给吴三桂提供军议时的发言材料。

    张诚之所以如此,其实是“一石二鸟”之策。

    其一,自己现在阶段所图只在宣大,依目前的实力和能力,自己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宣府一镇,待宣府稳固之后,再设法控制宣大三镇。

    既然对辽东无所图,那倒不如进一步结好吴三桂,甚至不惜拉他上位,毕竟现在二人已然在经济领域有所合作。

    在张诚看来,因为经济上的深度结合,宣大与辽东极有可能形成一个利益攸关的军事联盟,至于这个联盟一旦形成,必然要推出来一个当家主事之人。

    这既要看实力,但也并非全凭实力而定,还要看一个人的胸襟与气度,所以张诚此时结好吴三桂,便是为今后留一手。

    其二,现今洪承畴正在力捧吴三桂,但无论如何,都难以超越张诚的功绩,吴三桂就算做得再好,充其量也就是个二功而已。

    毕竟奴贼之悍勇有目共睹,且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