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的清军虏骑策马冲出阵列,他们一个牛录在前,形成一个类似箭头的锋矢阵。

    而另一个牛录则在其后,作为第二梯队,准备等前锋接战后,再发力冲入车阵击杀明军,他们如此布置就是想一鼓作气,直接冲入车阵击溃明军。

    杜度策骑观望着前方的战事,两翼骑兵已经与明军战在一处,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明军士气不错,他们凭借兵力优势,竟能与清军战成平局,维持战线不乱,已实属不易。

    可昆羌的中军这边就不好过了,他们冲到距离车阵百步以内时,迎面便是一阵铳炮齐鸣,滚滚浓烟起处,一颗颗要命的大小炮子激飞而来。

    虽然距离还是远些,铳炮的威力不能百分百发挥出来,但也有不少的清骑中弹,纷纷跌落马下,昆羌似乎有神明护佑一般,他策骑冲在最前,却是一颗炮子也没有击中他。

    很快便奔至车阵前,第一排的数十清骑个个手里都是一个链子锤,他们抡动起来就朝车阵后飞射而去,接着又是一排排投枪、飞斧抛射。

    明军的战车因打射铳炮,已然停了下来,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乱响,车阵后的明军盾兵霎时便倒下一片。

    昆羌急奔至战车前,他猛地一提战马缰绳,竟使战马腾身跃起,奇迹般地直接飞跃而过两层战车,稳稳落在车阵之后。

    昆羌人马还未落地,手中的狼牙大棒就已抡动起来,前排的盾兵被他砸倒一片,霎时便空处一大块,紧接着后续清骑也纷纷跃进车阵之内。

    当然,也不是个保个都能成功纵马越过两层车阵防线,许多清军骑士的战马就倒在第二道战车上,许多战车都被他们的战马撞倒撞歪撞坏。

    不过,这些清军骑兵也是厉害,他们都能在战马倒地的瞬间腾身跃下,几乎没有因此而受伤,而步战其实正是他们最为擅长的本事。

    一时间,双子山东侧的旷野中,明清双方步骑厮杀成一片,到处都是悲嚎惨叫之声,两翼的骑兵接战片刻,便各自跑开重新结阵,又冲杀到一起厮杀着。

    而明清双方的中军厮杀最烈,明军胜在人多势众,即使昆羌率虏骑冲入车阵之内,但毕竟只有五六百人,面对数千明军结阵而战,就算他们个个都如老虎一般,也难以取胜。

    望着战场上的情势,杜度的心中也焦急起来,其实主动出击是他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明军足有过万之众,若是任其继续前行,双子山早晚也是难保。

    而且,若明军威胁到了驿道上的那座浮桥,自己也必然要受到睿亲王的责罚,所以主动出击是他唯一的选择,他只能寄希望于明军战心士气不足,能被他一击即溃。

    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明军虽打得很艰苦,但却没有丝毫后退之意,眼看着前方战场上己方勇士越战越少,杜度的心里也在滴血不已。

    就在此时,几名哨骑回报说,看到北岸一阵烟尘翻滚,似有大队骑兵自东向西疾驰,杜度闻言心中一喜,他知道这一定是己方的援军,正奔驿道浮桥方向而来。

    他忙大喝道:“勇士们,睿亲王派兵支援我等,杀尼堪,杀光这些可恶的尼堪。”

    …………

    明军唐通部兵马西进的举动,来得太快,也太过于突然了些。

    虽然明军在女儿河南岸的种种准备,早已被清军侦知,但他们也只是猜测明军想要渡河作战,而对于明军的具体军事动向,也是到战时才能看清。

    为了加强北岸的防御,多尔衮将围攻锦州的兵马大部撤下,在女儿河北岸布置了层层防线,但在南岸只留了两支部队,分别驻守这两座浮桥。

    毕竟,他还想着随时调兵进入女儿河南岸,所以对于这两处浮桥,尤其是西边靠近白庙堡的那一座浮桥,多尔衮还是想要保住。

    浮桥可是比船渡快了许多,只要这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