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八路军指挥员选择的战术,日本人的军事素养那可不差,拼刺刀技术更是厉害,再加上营养充足的小鬼子,个子不高,身体强壮,下盘极稳,拼起刺刀来,两三个鬼子背靠着背,甚至能在抗日初期的时候干掉一个班的中国战士。

    而眼前的这支八路军,只有不到100人的队伍,这支日军中队加上伪军,却有将近300人,双方一旦展开白刃战,这支八路军恐怕讨不到什么好处。

    想到这里,周卫国连忙下令。

    让队伍加紧速度,迂回过去,伏击在日军到八路军伏击点的中段,在八路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交锋之前,拦住这支日军部队。

    原本可以选择第二种方案,周卫国可以与眼前这支八路军部队会合,然后再共同对付这支日军。

    只是眼前时态紧急,双方的接触肯定还会浪费一些时间,所以周卫国干脆选择在日军和八路军中段区域伏击日军。

    而事实证明,周卫国所选择的战术不止是小鬼子没有预料到,八路军同样没有预料到。

    鬼子没有想到,眼前这支溃败的八路军部队,竟然还会在中途安排伏击,而率领着这支八路军部队的作战的那位八路军指挥员更是有些发愣,他可不记得自己还安排了队伍在中间区域等待小鬼子,更何况这支队伍表现出来的火力强度更是让他震撼。

    虽然没有听到重机枪的枪响,但是轻机枪的数量,至少也有15挺左右。

    而从望远镜中,这位八路军指挥员也发现,伏击日军的这支队伍人数并不算多,穿着百姓的衣服,看起来只有100多人的样子,也就是说一个连的部队。

    可却有15挺轻机枪,好家伙,相当于每个班就有一到两挺轻机枪,这样的火力可把这位八路军指挥员给羡慕坏了。

    而接下来,伏击日军的这支部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又让这位八路军指挥员深深的震撼了。

    绝对是一支强军,当双方交火的第一时间,这位八路军指挥员就下定了判断。

    这不难理解,在两侧伏击日军的这支队伍里,竟然提前安排了好手,专门对付小鬼子的炮手和机枪手,特别是小鬼子的掷弹筒,更是被这两侧伏击的部队的神枪手第一时间打掉,导致鬼子的掷弹筒炮火来不及张开獠牙。

    其实,在与日军的作战中,令八路军还有国军方面伤亡最是惨重的就是这个掷弹筒火力。

    不要小瞧这小小的掷弹筒,一个鬼子单兵甚至就可以发射掷弹筒炮弹。

    可这掷弹筒的威力却是相当恐怖的,再加上熟练的鬼子炮兵操作,基本上是指哪儿打哪儿,往往与日军展开交锋的时候,小鬼子的掷弹筒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

    八路军这边轻重机枪火力,包括火炮的位置只要一暴露,要不了多久,鬼子的掷弹筒炮弹一准会打过来,连同战士和机枪一同被炸毁。

    这也造成了八路军与日军部队作战之时最惨重的伤亡。

    小鬼子对付八路军和国军部队更是利用了掷弹筒战术。

    往往会借助重机枪来压制八路军战士们发起的冲锋,然后用掷弹筒隔着一段距离,用曲射火力在八路军的手榴弹投掷范围以外进行炮轰,率先打掉八路军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

    所以在战场上,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小鬼子遇见八路军或国军部队的时候,可不会傻傻地向前冲锋,他们试图让对方暴露机枪火力点,然后再躲到掩体后,静静地等待着己方的掷弹筒炮火将对方的火力点全部敲掉之后,再在火炮的炮轰掩护下发起进攻。

    所以,如果可以在双方作战之前将小鬼子的掷弹筒炮火打掉,小鬼子往往也就手足无措了。

    比如眼前伏击日军的这支部队,打法上就非常有讲究,双方上来一交火,伏击在两边的神枪手就率先把鬼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