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商机的。

    改开已经开始一年多了,有一些

    机灵的内陆人,本地的发展不够好。

    他们也已经机灵的想到了鹏城。

    至少,这边可以买到很多从珠江,或者是从别处过来的好东西。

    这些东西,只要拿到,回到内陆,就能翻倍的卖出去。

    这是数倍的利益。

    而一些只能在家务农的人,也会来到这边,寻找进厂的机会。

    在大家的心里,工人的工资,比农村的农民是要高的多的。

    这也是事实。

    但这些人,都是从农民转化来的。

    要他们进厂做工,在有人培训的情况下。

    是可以进行的。

    但要他们一上来就管理工厂,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听到苏何说了,要在鹏城招工。

    齐先生就放下心来了。

    至少,苏何能够提供大量的岗位。

    另外,从这一个厂,可以辐射到很多的方面。

    用水,用电,交通,食品餐饮等。

    「那有什么需要我们鹏城帮忙的吗?」齐先生旧事重提。

    一家工厂的落地,真的能带动很多的地方。

    苏何道:「还是之前的话,基建方面的支持,还有就是,厂房的问题。我没有办法自己新建厂房,这需要鹏城帮忙。」

    毕竟,机器已经到了。

    这个时候才开始新建厂房,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再拖延下去,机器的损耗是一方面。

    发展的滞后,是另外一方面。

    齐先生笑道:「这方面,我已经想到了。你觉得,那个仓库如何?」

    苏何没有那么多时间耽搁,所以苏何提议:「要不然,现在咱们就去看看吧。至于吃饭的事情,等咱们回来再说?」

    表演结束后,肯定有宴席的。

    鹏城肯定要招待一下这些一海之隔,过个关就到了的珠江的富豪。

    如果他们能从指缝里流出一些资金来投资,就能加速鹏城的建设。

    齐先生当即就要安排其他人去休息,等一会,可以一起吃晚饭。

    但李超人等听到苏何要去看厂房,都打算跟着一起来看看。

    他们其实也是想要看看,鹏城的投资环境。

    这个环境,不是指鹏城的地理环境。

    他们都是商业大老,鹏城的地理环境自然是很优越的。

    这里的投资环境,除了地理环境之外,还有一些硬件设施,也就是苏何说的基建方面的资源。

    其中,运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点。

    原材料运不进来,成品运不出去。

    这样的地理条件,他们是不会愿意的。

    还有就是齐先生为代表的鹏城的人员,对于他们的投资的支持力度。

    以及一些税收方面的支持等等。

    齐先生赶紧安排了一些车子,将大院的车子都给调集过来了,才能让大家伙都给坐上。

    以至于其他的先生,想要出去某处做事,还得坐公交车。

    此时秦先生,就夹了一个公文包,出来挤公交。

    他要去联络水电方面,要尽快的落实。

    眼见着这个电路板厂就要开工了,这些几件方面的基础,不能掉链子。

    秘书有些不解:「老板,咱们有必要把所有的车子都给送过去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