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到底是怎么印证的。

    只见胡之荣得意洋洋地说道:“夷船一而再,再而三冒险犯境,说明什么?说明这些船只急于获得补给。他们从安南嘉定府开始,一直都被我军拒之门外,无法靠岸,也没有获得补给。”

    “从东宁岛而后,就再无这些夷船的消息。微臣猜测,这些船只怕是在海面上,或者渴死饿死,或者遇到风浪,沉海喂鱼。所以说,皇上明见万里,洞悉情势,一眼就勘定这些夷船,并不要紧。我等不必庸人自扰。”

    最后一句庸人自扰,把于广道气得半死。脸色铁青,气息变粗,盯着胡之荣的目光无比凶狠,恨不得上去撕咬这人几口,方解心头大恨。

    无奈胡之荣是阁老,自己只是兵部尚书,官阶虽然比人家高,但是实权和荣尊,人家都比自己强。

    而且皇上的脸色,变得和缓亲蔼,想必这一席话正好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于广道更加不敢造次。

    胡之荣看着于广道看着自己怨恨羞恼,却无可奈何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这才是做官的乐趣啊。

    他从灼手可热的首辅心腹,一夜变成边缘官员,尝尽人生薄凉。而今又机缘巧合,骤然入阁。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感悟许多。

    胡之荣拿出当年应试赶考的劲头,刻苦观察和琢磨皇上的一言一行和喜恶,努力做到一切以皇上意志为转移。

    今天牛刀小试,收获颇丰。

    正弘帝挥挥手道:“夷船犯境这等疮疥之疾,不要闹得天动地摇的,浮动人心。兵部下道旨意,叫东南沿海各处严防即可。嗯,岑益之不是还兼着东南海防巡检事宜嘛,叫他好好整饬一番,务必不能误了东南平乱事宜。”

    “圣上英明,臣等遵旨。”

    众臣连忙应道,胡之荣的声音洪亮无比,一时竟然超越了首辅洪中贯的应声。

    “还有朕的家事。你们总是说,天家无私事,那朕就拿到这里议一议。”正弘帝继续开口。

    “朕的皇七子,赐名李德炜,而今已经四岁,朕决意赐封荆王爵,食邑三百户。”

    正弘帝环视一圈众人,发现没有人反对,不由微微仰起头,目光更加凌厉,威严更甚。

    “在朕居潜邸时,因为奸人所害,爱妃汪氏遇害,沉冤难雪。而今朕决心为其昭雪,追赠德淑肃穆皇后。皇女李嫣芷,因此祸及,放养宫外,与朕疏远。天下至恨至悔之事,莫过于此。朕决意,赐皇女李嫣芷封爵徐国公主,其子赐名李传圭,录入天家玉牒,封爵卫国公。”

    后面两个决定,就像炸雷一样,把众臣震得七荤八素。这等事,不要说本朝前所未有,翻遍史书,历朝历代,都难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李嫣芷认亲归宗,被封为徐国公主,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她未婚生下的儿子,居然也被封为卫国公?这也太儿戏了吧,置礼法何在!

    大家能理解皇上的隔代亲。

    广安王,小时候被奸人毒打,不仅脑子坏掉了,听说下面似乎也有问题。成亲好多年,王妃都没有生下一子半女。去年好容易传出王妃有了喜,偏偏广安王在江都坏了事。

    于是有心人马上跳出来,揭发广安王妃的喜孕十分蹊跷,应该是跟城外北极寺的和尚有关联。

    皇上勃然大怒,下令暗地里一查,还真被查出证据来。于是广安王妃就被正弘帝下令殉葬广安王。

    去年年底,广顺王妃生下一子。正弘帝喜不自胜,对广顺王的态度有所转变,偏偏他的大孙子只活了不过一个月就夭折了。

    有传言说,是广顺王在外面寻花问柳,染了脏病,传给了王妃,然后王妃又传给了肚子里的皇孙。于是一出生就有问题,磕磕碰碰熬了一个月,还是没熬过去。

    至此,正弘帝对广顺王彻底失望。现在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