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更紧,然后火辣的感觉充斥着整个胸膛,仿佛两叶肺被点着了。

    正弘帝撕心裂肺地咳嗽,恨不得把五脏六腑都从喉咙里咳出来。在旁边伺候的黄敬连忙扶起他,在背后轻轻拍打着。

    吴皇后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听到咳嗽声,连忙上前去,放下药,焦急地叫道:“快去叫太医。”

    正弘帝咳嗽了一会,慢慢地缓和下来。他气吁吁地说道:“不用叫太医,都是老毛病。把太医开的药给我吃了。”

    在吴皇后的搀扶下,正弘帝挣扎地喝下那碗漆黑的药水,然后躺在床榻上,喘着气回神。

    可能是太医的药水真得有效果,正弘帝的气息慢慢变得舒缓,说话的声音也变得大些。

    “皇后,朕的身体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诸多事情,朕要交代给你,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皇上,你...”吴皇后垂泪如雨下,刚说了一句,被正弘帝打断了。

    “皇后,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这是我拟定的辅政顾命大臣的名单。”正弘帝缓慢地从枕头下面掏出一张纸。

    吴皇后忍着泪接过来一看,大惊失色。

    上面列着六个人名,以及几行备注,“洪中贯、杨凌,坐镇内阁;覃北斗、许遇仙出执户、兵部,展延寿、徐达贤分掌京营和顺天府...”

    吴皇后小心地问道,“皇上,这辅政大臣里,怎么没有昱明公和岑益之?也没有李尉和刘四德?臣妾还记得于广道也做得不错,怎么也没有他名字?展驸马虽然贵为皇亲,只是常年闲散清贵,朝中情况不大熟悉。骤然擢升辅政,臣妾怕不妥。”

    正弘帝摆了摆手,“这六人,都是....”

    说了这么多话,他又变得心弱气急,不得不择重要的话说。

    “朕如此安排,就是要让他们与明社互相制衡,到时候还是需要依仗皇后和七哥儿的旨意,才能师出有名。多少能保平安数年,让七哥儿顺利亲政。”

    在正弘帝的安排里,顾命大臣有名分却无实权,明社有实权却无名分。届时肯定会互相狗咬狗。皇后和七哥儿只要居中坐庄,便可收渔翁之利。只是此中火候,需要皇后用心体会,好生掌握。

    这是这些正弘帝觉得皇后应该能领悟,他现在着急讲更重要的。

    “皇后,一定要小心岑国璋此人。此前,朕一直觉得他不过一介秀才,内不能入阁拜相,外不能封侯敕公,加上又善于揣摩朕的心思,人在地方,却事事办得让朕称心如意。所以就大胆地使用。现在想来,掉以轻心了,此人是枭雄,非大忠即大奸。”

    正弘帝的话让吴皇后心头一震。她还想着好生拉拢岑国璋和他背后的明社,为她儿子的江山保驾护航。

    现在正弘帝的话,让她心思有些乱。岑国璋是枭雄?这个定论像是洪钟一般,在她的耳边敲响。

    如果他真的是枭雄,自己能驾驭得了吗?

    吴皇后在心里暗暗思量着。他虽然权势熏天,可是需要来自内廷的支持。

    在吴皇后看来,任何大臣,没有皇权的支持,再大的权势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己能把正弘帝哄得团团转。能借着别人的手铲除了最大的敌手-杨妃。又能联手把其他两位皇子踩到泥地里,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然后还能让立下与京师同存亡的皇上改变主意,迅速避暑滦平城。

    种种之类,吴皇后觉得自己有信心把岑国璋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他和他背后的明社成为自己的鹰犬爪牙。

    等到儿子亲政时,再纠集一群被他们“阻塞前途”的大臣和地方势力,“为民除害”,铲除权臣,靖肃朝政,一举拿下。

    正想着,任世恩悄悄进来,在正弘帝耳边说道:“皇上,那厮开始发动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