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在这般极宴上,作出镇国诗来,他这个唐国第一才子的身份,实打实坐稳了,甚至凭借这首诗词,可带来大量的才气与名气,举国之力,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大儒。

    若真是如此,自己这辈子也满足了。

    李恩是很兴奋,若不是有人在此,只怕他会高呼几声万岁。

    镇国诗啊,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荣誉,而现在更是在太平诗会上,作出镇国诗来。

    这如何不让人兴奋,他的名字,只怕明日一过,便会响彻整个天下,突邪王朝,初元王朝,包括大魏王朝。

    一句天下何人不识君?

    道尽一切。

    “李兄之才华,我辈当真敬仰,今日一过,只怕天下人都知晓李恩之名啊。”

    有人走来,敬酒一杯,发自内心感慨。

    “客气,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李恩倒也谦虚,至少是跟自己人比较谦虚。

    “李兄,莫要谦虚,我辈读书人,有才华便就是有才华,何须如此谦虚?”

    “是啊,莫要谦虚,免得人家瞧不上我等,还说我等都是臭鱼烂虾。”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没瞧见几位尚书,还有诸位大儒的脸色都变了吗?”

    十国才子是抓住机会就嘲讽。

    他们昨天受了一肚子的气,甚至各大商户客栈掌柜,都不允许他们入住,这奇耻大辱,他们怎会放过?

    而台上,六部尚书的确有些脸色难看。

    因为他们羞辱的不仅仅是文坛,更主要的是,他们羞辱了大魏,给了大魏一巴掌。

    身为六部尚书,怎能不怒?

    而文宫的大儒们,之所以愤怒,其原因也很简单,十国才子当真是越来越膨胀了。

    他们大魏文宫,乃是天下文人之正统,按理说全天下的才子,都应该尊重大魏文宫,可没想到,竟然这般讥讽?

    至于大魏的读书人和百姓们,一个个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他们现在只期望许清宵到来。

    这是唯一的希望!

    “十国才子,这般表现,看来这次隐藏着其他事情啊。”

    陈心大儒静静开口,他没有什么愠怒,目光平静道,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昨日诗词排名,我等的确没有偏心,诗词大会,比的便是诗词,可这帮人却以此闹腾,这背后肯定有推手。”

    又有一位大儒附言,认为陈心大儒猜想不错。

    “眼下暂且不管是不是有推手,这件事情,如若不处理好,对大魏来说,很麻烦。”

    陈正儒出声,他不在乎后面有没有推手,他只在乎一件事情。

    力压十国大才。

    “守仁何时来?”

    此时,刑部尚书张靖开口,在场所有人,他是最认为许清宵能镇压这帮宵小之辈,所以显得迫不及待。

    “已经派人去了,估计快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

    众人稍稍放下心来,虽然说许清宵不一定能作出千古名诗,但有一说一,他确实可以给众人带来希望。

    而人群当中,有人来到李恩面前,压着声音笑道。

    “李兄,你现在可谓是风光无比啊,诸位瞧瞧西南方向,这个女子倾国倾城,却一直望着李兄,看来李兄今日有艳福啊。”

    有人开口,带着一些笑意。

    刹那间,不少才子朝着西南方向看去,哪怕是李恩也不由看向西南方向。

    的确,西南方向,有一位白衣女子静静立在不远处,女子用白纱遮盖面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