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04,而不是放在房门口?

    可若它不是杀戮一环,为什么踩中了废油的苏城河要被砍掉右脚?

    这两种猜想,究竟什么样的答案可以将其形成完美的闭环……

    方慎言缓缓睁开眼,将头侧了过来,望着苏城河。

    苏厨师已经更换了另一个位置,它站在担架的顶部。

    用胶皮手套勒住了苏城河的头,将其往下掰着,白皙的脖颈暴露在空气中。

    白皙的皮肤上,喉结正在上下抖动,预示着苏城河此刻的心态。

    尖刀锋利的刀刃,沿着咽喉,从左往右利落地划下。

    不过显然苏城河的罪物,还在生效,这一击他还是没死。

    可方慎言看到了他的咽喉处出现了一抹鲜红的血痕,极浅,但真实存在。

    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脑海中忽然浮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或许这个答案很不符合常规思维,但却将这个逻辑形成闭环。

    “先果后因……”

    因为苏城河踩破垃圾袋,所以门口出现油渍,因此遇袭、被砍下右脚。

    这是现实的逻辑链。

    但正确的答案却是将顺序调换了。

    先因为苏城河要被遇袭,要被砍下右脚,所以他踩破了垃圾袋,将油渍带到门口。

    这是方慎言能够想到的,完美解释一切的答案。

    这个答案乍一听简直不可理喻,但细细思考下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类似的思维反转,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比如季礼的鬼童任务,黑桉桉的杀人手法正是“先看见死亡然后再死”。

    一个难度偏高的任务,或者说设计精妙的任务,向来讲究反逻辑。

    因为人类思考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体系,绝大多数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已经被困死了。

    有诸多人类认为不正常的事情,任务里就很正常,反之亦然。

    既然“见死而死”能成立,那么“先果后因”也可以成立!

    正如现在。

    苏城河是受害者,但他又是促成死局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个房子里本不存在死局,因为真正开启杀机的按钮,在1604。

    鬼物需要一个人,踩破黑色塑料袋,将废油带进房间,让死路成立。

    但开启死路的那个人,却又是死路的受害者。

    也就是说,在这次的灵异事件中,苏城河既是死路受害者又是死路执行者。

    但是一旦苏成才促成了死路,他就要被剥夺“执行者”身份。

    那么沾染了废油的右脚,就必须砍掉。

    否则苏城河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不能满足杀戮条件。

    这就是本次灵异事件的真相,一个反常识的真相。

    方慎言终于见识到了店长任务的难度,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小支线,难度已经如此之高。

    逻辑反转程度、无解杀人手法,天衣无缝,堪称绝妙。

    方慎言缓缓闭上了眼,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头皮发麻的压迫。

    若他所料不错,这个死局,根本没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