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被攻破后,楚国王室精锐尽丧。如今楚地之上,楚军都由各大封君的私兵构成,面对我大乾精锐,未必肯硬拼。依臣之见,只需在后安抚好楚民,再择一勇毅果敢之将,便可攻下楚国。”

    在卫庄挡下了赵齐两国的进攻之后,安稳了一个多月,朝会上全都是关于如何伐楚的事情。

    “楚地广阔,然楚人之马不及我乾马,可以用白虎军的铁骑进攻。”

    楚国腹地,多是平坦的平原地区。骑军的机动力优势可以发挥到最大。

    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信心,完全是因为秋收之后,那堆满了乾国仓库的粮食,以及肉类。

    使得前线的将士不用担心温饱问题,还能吃上肉!

    前线能够吃肉啊,在这个时代是多么魔幻的事情,而且还不是一顿,能够保证三天就有一顿肉吃,极大的鼓舞士气和强壮士兵们的身体。

    更重要的是,在魏地征兵百万!

    这些人都是为了能够吃饱而加入军队,虽然说只是普通的铁甲军,不是玄武白虎朱雀这些精锐,但是铁甲军的战斗力可是能够一打五个其他国家的士兵。

    不只是装备碾压,身体素质也碾压,我吃的比你好,吃的比你饱,还打不过你?

    要不是新兵蛋子还得训练的话,估计这群人已经疯狂到以为可以一举打天下了。

    “楚国北部重镇陈城是昔年楚国的国都,城防坚固。楚军从魏地败退之后,便沿着鸿沟退守此城。我们若是强攻此城,必然损失惨重。不如利用我军的优势,快速穿插进楚军后方,夺得汝水和颍水之间的平舆和寝地。”

    之前楚国派兵支援魏国,双方不敌卫庄的兵锋,于是楚军败退,魏国灭。

    楚国水军虽然强悍,可是河水的走向又无法控制,他们只能在固定的点线之间穿梭。

    这样一来,必定造成战术上的局限。

    “若是这两城被我军攻下,那么北面的安陵和陈城便成了孤地,楚人必将震恐,害怕我军在颍川与东郡的军队与我们合围这两地,必然军心离散。”

    这是一招妙手。楚地广大,水系纵横,可楚国内部的派系很多。

    尤其是昭屈景三族与项氏一族,势力很大,私兵众多。楚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是内部却不统一,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