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文拿着奶瓶,喂着小女儿,“娟儿,东西都齐了么,用不用我再去买点。”

    郑娟抱着明明,歪头思索了一下,片刻后,“齐了。

    给爸妈的,光明的,春燕他们的,还有过年要用的,齐了。”

    “那就行,今年老爷子回来,家里人又难得团聚了。”钱文说道。

    “爸退休年龄快到了吧?”郑娟估算道。

    钱文一想,“应该还有几年。”

    “爸和妈一直聚少离多的,在过几年就好了。”

    钱文点了点头。

    第二天,钱文和郑娟与还未走的周秉义,郝冬梅坐上前往吉春市的火车回家了。

    孩子多,他们买的是卧铺,一路还好。

    库茨库茨中,火车停在了吉春市火车站,天有些凉。

    “秉昆,娟儿,你们抱好孩子,行李我和冬梅拿就行。

    康康,跟紧大伯。”周秉义前后招呼着。

    “知道了,大伯。”康康被郝冬梅紧紧牵着手。

    一行人刚刚出站,就看到了等他们的周志刚,蔡晓光二人。

    “这里,大哥,秉昆,这里”在站口,人群中,蔡晓光不断挥手。

    “大伯母,是爷爷和姑父。”小康康指道。

    一行人走了过去。

    “爷爷,姑父。”小康康叫人。

    “康康真乖。”周志刚满脸笑容的抱大孙子周学康。

    “爸,你咋来了?”蔡晓光帮忙拿东西,周秉义问道。

    “我咋不能来。”周志刚瞥了大儿子一眼。

    现在大儿子,二女儿也不小了,还让他操心,周志刚没给他好脸色。

    周秉义闭嘴,和老婆郝冬梅对视一眼,他们知道老爸为什么这个态度。

    “爸,回家再聊。

    这天冷的,别冻着明明,英英。”蔡晓光见状也有些尴尬,因为他最近也不怎么得老爷子喜欢,这两天老挨批。

    而两人犯的是同一件事。

    “哼。”周志刚还是那个脾气,扭头看向钱文的二儿子,小女儿,一下满脸笑容,“回家,别冻着了。”

    回家坐的是轻轨电车,没一会就到光字片了。

    车上钱文还遇到几个熟人,见面就热情的打招呼,套近乎,原因是想让他春节期间,抽空给家里生病的老人看看病。

    钱文都习惯了,每次寒暑假回来都会有这种事。

    回家的路上遇到街坊四邻,打打招呼,住步聊几句,走走停停。

    路过照相馆的时候,周志刚停步。

    照相馆门口挂着个牌子,‘本馆腊月三十至初七休息。’

    “爸,69年后,咱们家还没有拍个全家照吧。

    家里新添了这么多人,应该拍个了。”周秉义看出老爸的想法,说道。

    “今天腊月二十八,明天腊月二十九是照相馆年前最后一天开门,明天人都齐,明天照吧。”蔡晓光说道。

    周志刚掰了掰手指,数了数,“多了六口人,翻了一倍,是该照个全家照了。”

    光字片的路又窄了好多,违建房多了数倍,当然小孩也多了,快过年了,都蹦蹦跳跳在路边玩耍。

    轻车熟路,到了老周家。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他不在,一点没变。

    进门的钱文摸着下巴,考虑是不是抽时间去趟深城,弄些钱,弄些新家电回来。

    去年他跟着言老去深城调研,南北方的差距实在是有些大,哪边都尝试开始销售楼房了,这边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