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己跟着队伍走过去,这是他们成年后要做的事情,得提前积累经验。司马胡小雨留下来看家,元帅肖博知和军师陈容带队,他们两人也将自己算在了青壮之列。

    集合了东大营的牲口,共备了十辆双麋鹿拉的车,九辆车装的都是公库的货物,每辆车有三人照料。这些货物都是要和其他四大营进行交换的,每次大市之时,五大营都会商量好下次大市所交换的物产及数量,提前做好准备。

    那些不需要照料车辆的青壮,几乎每人都背着东西,那是各家各户的私人货物,运到大市出售,然后再购物其他大营的特产背回来。这是一场负重远足。那七名学童倒没有背货物,只需携带自己的饮水和干粮,跟大部队即可。

    肖博知事先还问过丁齐等四位天兄,是不是要坐轿子让人抬过去?个提议当然被丁齐拒绝了,他拎着棍子走在车队和背着货物的步行社民之间,还让三名弟子将背包都背了,他们手也拿着枣木长棍。

    从东大营主社西行不到两里,便进入了山野,起伏的丘陵渐高,前方横亘着峰壑连绵的山脉。道路蜿蜒但并不算太过崎岖陡峭。历代人在山开了一条路,路线选择的都是相对平缓的地势,哪怕要拐弯绕远,也要保证能让麋鹿拉的车顺利通行。

    这条路居然不是泥路,有点像外面的煤渣路,但这里当然没有煤渣,仔细看铺的是碎砖和碎陶,夹杂着少量碎石。

    青砖算再耐久、陶器算保存得再仔细,也有损坏的时候,碎砖头和碎陶片会被打碎成更细小的颗粒,然后便被运到山铺路。这样的路面在雨不大的时候也可以行走,并不泥泞,尤其是能保证车辆通行,几千年累积下来,已经铺得挺好。

    九辆车装的是公库的货物,还有一辆车装的是废砖碎陶砸成的小块,另加了一些碎石。假如路面有坑洼或者被雨水冲坏,便在路过时填补夯实。

    山除了大路还有小路,小路基本都是捷径,避开拐弯翻山直接插到前面去,信使送信往往喜欢走这种路,可以节约时间,而且他们不需要背负货物或者照看车辆。

    东大营和西大营之间有山脉阻隔,这一带并没有山彪之类的猛兽,可是岩洞里同样有夜龙栖息,所以夜间是很不安全的,必须在白天穿过去。

    他们大约是早八点多出发的,午一点钟左右停下来吃了点东西,休息了大约半个小时,到下午三点钟左右走出了山野。

    丁齐在心默算了一番,这段山路大约有二十五里,在山赶路很多人还是负重的,这个速度已经相当不慢了,这里的青壮体力与耐力都很不错。走出山野来到平原之后,大约再前行三公里,便到达了大营东社。

    大营总共有五个村社,除了主社之外另外四个村社,分别建在通往其他四大营的必经之路。这四个村社都修了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大院子,是给其他村社的人临时休息用的。

    大队人马在这里歇下了,时间大约是下午四点。大市的日期是明天,明天一早把货物直接运到大营主社去,晚还是回到东社休息,五月二日再返回东大营,所以每次大市前后总计需要四天。

    丁齐等人却没有留在这个村社,趁着天还没黑继续赶往大营主社,元帅肖博知也陪着他们一起。从东社到大营主社大约还有四公里,这段路走得很快,等他们赶到大营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在门口伸场脖子等着呢。倒是没有跪下叩首。

    迎候者远远地望见他们便迎前来行礼,肖博知赶紧给丁齐等人介绍了一番。大营的元神冯国新、军师王红菱、司马田小丽都在,陪同的还有北大营的元帅范少卿、西大营的元帅甘洋、南大营的元帅袁婷。袁婷是一位美女元帅,是朱山闲刚刚提拔的。

    待众人见过四位天兄,肖博知问道:“你们怎么都在这里,其他各位天兄呢?”

    冯国新:“另外六位天兄都已经到了,在神祠等候。庄天兄还特意吩咐,要等东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