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有时候因为地形、地势限制,宅院的形状会有各种的变化,但大体的格局轮廓还是能找出来的。比较讲究的传统宅院,主要房屋之间还有回廊相接,各个院落的回廊之间有耳门联通。

    所谓“主要房屋”,就是宅院主人日常生活中会走到的地方,哪怕雨雪天气也不必打伞。众人刚刚到过的是前院,进门后以及左右两侧都有回廊,两边对称有四间厢房。头两间厢房昨天已经打开了,而后面两间的陈设却有些奇怪。

    每间屋中都放了四个一人多高衣柜,四脚以及格柱的材质似是黄花梨,板材似是樟木,顶部比底部稍窄,柜子四面都有一个肉眼不易察觉的坡度。打开柜门后松手,柜门就会自行缓缓合上。黄铜合页与把手如今并无朽坏迹象,还能正常使用。

    柜子里放的是衣服,明代的样式,有绸质、纱质、棉质、软麻质,还有厚一点的毡呢质,样式也是大小不一。左边厢房里是整整四柜子男装,右边厢房里是整整四柜子女装,给人的感觉,这一大宅子男女老少的衣服都放在这里了。

    屋中还各有一面镶在檀木架上的大铜镜,椭圆形,约有六十公分高,三十公分宽,虽然无法和现代的穿衣镜比尺寸,但在那个年代也是相当大型的贵重器物了。

    铜镜的材质并非纯铜亦非青铜,据石不全辨认,是一种铜、银、汞合金,还有特殊的表面工艺,使镜面可以打磨得非常光滑,并且耐氧化,可长时间保持光可鉴人的状态。此刻的穿衣镜表面并未生锈,但有些发暗仿佛是蒙上了一层雾,人站在镜前只能照出一个轮廓。

    石不全道:“用绒布沾上细磨料好好擦一擦,这个镜子就可以照人了。”

    朱山闲却纳闷道:“按照古典庭院的格局,前院两侧通常是门房和账房,前面的两间屋子倒像是门房,后面这两间屋子怎么放的全是衣服?”

    石不全:“不仅有衣服呢,柜子最下面那一层放得的是整匹的料子,还可以拿来做衣服。”

    庄梦周笑道:“许是给客人准备的,我们要不要一人来一套?”

    冼皓赶紧摆手道:“我们还是先不要动这些东西,再看看别处吧。”

    范仰似是自言自语道:“这里当然不是一般的庄园,所以布置也非同一般,一般人家谁会在大门外的亭子里放一柄金如意?”

    绕过回廊进入正厅,这里是整座庄园中最开阔的一间屋子,正面有四方桌和两张太师椅,侧面对称放着两列高几与座椅,就是古典式的客厅,以大块方砖铺地。四方桌背后是中堂屏风,挂的是一幅画,画得就是站在庄园门前远眺小境湖的月色景象。

    此画有落款还有篆章,仔细看篆章上刻的是“南门妖王”这四个字,落款题名是“朱敬一”,年月是永乐七年,也就是1409年。

    绕过中堂屏风,后面门外还有个四方院子,就是整栋建筑的中庭。主厅非常高,其侧后方左右都有楼梯,可以登上围绕中庭的房屋二楼。中庭的两侧以及后方正面,房屋都是二层结构,这里也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一般女眷都住在楼上。

    中庭院落中没有种树,摆着两口长条形的荷花池。这并不是在地上挖的池子,而是用整块的条石凿出来的四面雕花池槽,放在石板铺地的庭院中。这两口荷花池有一丈多长,差不多一米宽、高度也有一米左右。

    池中已无荷花,池底积了一层湿泥,还能看出很久之前枯萎的荷花痕迹。谭涵川道:“这些淤泥里应该还能挖出来莲子,说不定还能种出古代的莲花。”

    丁齐:“将来可以好好收拾收拾,假如你们有兴致住进来的话。”

    范仰:“淤泥里能挖出来莲子?那莲子会不会也是什么仙家灵丹妙药啊?”

    朱山闲:“有可能吧……你现在可别挖!”

    丁齐:“冼皓师妹,你怎么不说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