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欢笑了起来,嘴上说着有趣的事。

    等到日落十分庄镇睿几人回了县衙才晓得大军来了,心里片刻慌乱后又晓得庄郡王来了,几人赶忙前去问安。

    “不错,精神了许多。”

    庄郡王已经知道几个人在县衙里充任典史,机会还是他的喜乐给争取到的,都是庄府的子孙互相帮衬是该的,好在这几个小子也算争气没白费了这次机会。

    “多谢二祖父。”

    “手里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几人知晓的是二祖父要教考他们,忙道:“今日是整理县属土地的最后一日,所有的村落土地所需粮种子我们已经全数统计完毕,明日全部计数后会开始发放粮种,怕耽误了已经让农人先行整理田地,等待春雨落下便即可将种子种下......”

    几人说的有条不紊,庄郡王满意的点头,“用了心的,戒骄戒躁,遇事多思多虑,多听多学,若有不明之处当不耻下问。”

    “多谢二祖父教诲。”

    几人觉得浑身的疲累一扫而空,心里激荡莫名,以至于往后几日文县令便发现庄府的儿郎办事十分的得力,又敏而好学常听他们在问着弄耕之事。

    “一大家子能能文能武的,谁能阻挡他们崛起的步子啊!”

    远安王的大军抵达京都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了京都,不少人翘首以盼,不说朝臣,就是百姓也觉得皇宫里没有皇帝坐镇始终不像那么回事,让他们心里不踏实,至于那个形同虚设的皇帝早已经被他们给忘记了。

    有人期盼自然也有人不忿,‘乱臣贼子’这样的话语是少不了的。

    说这些话的除了那些酸腐的学子便是那些行将就木的老大人,几个头发都白完了的老大人痛哭流涕直说自己要在大军京城当日撞死在宫门口,吓得府中的后辈跪下来连连劝说:

    “又不是改朝换代了,一家人换了个人当皇帝,还是先帝的儿子哪里有不同?”

    “当今皇上也不是先帝属意的,有什么可想不开的?”

    “老爷子,您就在府中好好修养,外面的事自有儿孙们。”

    这两日就没了闹的最厉害的几个老人声音,为了一府的前程府中之人也不敢轻易的放他们出门了。

    从回到京都开始况老爷子便一直将自己关在书房,摄政王已经对他不抱期望,一心全力的掌控朝臣不让他们起波澜,至于那些想要蹦跶的已经被他丢进了大牢,一切等新帝登基后再来判决。

    ------题外话------

    赶在最后的一分钟发文了,所以这到底算是哪一天的,算不算我万更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