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黑金锦囊。

    她想了四天,却还是没有打开锦囊,也没有毁掉,因为她虽然嘴上不承认,可夜帝的那两句话却是着着实实地插在她心窝子里。

    夜帝所说,正是她所想。

    夜帝所虑,正是她所虑。

    无需说透,大家若是心思在同一频道上,自是一点就明白。

    至于善因,道姑也想到了...

    似乎是三千多年前,她曾经和这文王有过交汇。

    那时候的她还是个“小萌新”,对人类文化虽有了解,但并不深刻,所以凭借着“古妖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契合度”而夺了个身体,在人间体验生活,进行“实地考察”。

    而在这个考察里,当时的皇朝曾经设过一个聚会,聚会上都是颇有见地的才子才女。

    琴声袅袅,舞文弄墨,舆图拉开,然后手点纸上万里江山,挥斥方遒,各抒己见。

    轮到她的时候,她开始说当时的北蛮十六邦虽是贫瘠荒凉,却有着可塑性,但却引得哄堂大笑。

    这时候,似乎是还是皇子的文王出面帮她补充了几句。

    可这短短的几句,却充斥了无比的高瞻远瞩,将整个北蛮十六邦的优劣都说了出来。

    北蛮固然贫瘠荒凉,但纵地极深,皇朝根本无法征伐,此为劣势,亦是优势。

    而所谓贫瘠荒凉,不过是种植不得法,山道未开,民未教化...

    若是强行为之,消耗巨大,却无作用。

    可当时文王虽年少,却已是才华横溢,胸怀社稷,眼藏星河,三言两语就把他所想的解决问题的后续法子说了个大概。

    而这些法子的核心便是一句话:信仰常生于富贵,亦常生于苦寒。

    通过信仰凝聚,再以百年千年为之,则北蛮十六邦定可聚合,化作一尊雄踞北地的怪兽。

    简单来说,文王的意思是,需要信仰的只有两种人。

    一是吃饱了没事做,担心这担心那的富贵闲人。

    二是连吃饱都做不到,随时可能饿死、随时处于危险和黑暗中的人。这些人也需要信仰,因为他们的信念已经被摧毁了,他们需要信仰来立心。

    而文王的那些话,也算是为“戎朝的建立”添砖加瓦。

    至少,撒纳吐司在后来,有不少方面都是遵循了文王当时所说的建议。

    而文王的建议,更是催生出了如今戎朝最恐怖的“父教”的诞生。

    戎朝,一教三国。

    凭什么这“一教”更在“三国”之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上,这就是夜帝和撒纳吐司之间的善因。

    道姑捏了捏怀里的锦囊,一双妙目微微眯了眯,然后娇哼一声:“不就是想让我古妖和人类暗中勾搭起来嘛...神神叨叨的。”

    然而,她还是忍住了打开锦囊的好奇心,而是对着前方的御手席道:“不入北国,继续南下,去兰亭镇。”

    兰亭镇,在白鹿城东边,也是古妖一脉蛰伏很深的一处镇子。

    在那镇上走着,一眼看去,皆是百姓,但实际上...这些百姓里却有不少是古妖。

    除此之外,兰亭镇并不是孤镇,而是处于巍城隶下的十镇三十八村,和周边村镇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在这种地方,也算是入了皇朝内部了。

    太元决定先探探消息,同时去催促其他文明出“人”出力,等齐全了,再去白鹿城前摆阵大战。

    ...

    ...

    另一边。

    白渊这次并没有存续气运,而是选择了直接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