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硬仗,咱们129师的家底真就要彻底被掏空了。”

    “一次就够我们受的,还要再来几次?”

    老总没好气道:“以后尽量避免打硬仗。”

    这次李家坡之战,弹药的消耗量是真的大。

    别的不说,单只是手榴弹就消耗了6000颗!

    这几乎是水腰子兵工厂六个月的手榴弹产能!

    也就是说,打完李家坡之战,整个八路军129师30多个团,六个月内得不到哪怕一颗手榴弹的补充。

    这代价确实不小。

    还有子弹,机动纵队12个重机枪连搞了个超越射击,这种打法确实很新颖,杀伤力也确实十分的可观,这个从李家坡之战的结果就能看得出来。

    但是这种战术的弹药消耗量也实在惊人,简直让人心惊肉跳。

    还不到半天时间,12个重机枪连居然就消耗了30万发7.7mm口径重机枪弹!

    要知道三年多前,整个129师进入山西参加抗战时,总共也才30万发子弹。

    可是现在,独立团只是一仗就打掉30万发重机枪弹,也难怪老总会气得大骂李云龙就是一个败家子。

    副总参谋长笑道:“老总,那现在机动纵队的家底已经被掏空,咱们还要不要帮着他们把这个大窟窿给补上?”

    老总气道:“我就是想补,也得补得上吧?”

    副总参谋长笑道:“想补,其实还是可以补上的。”

    “怎么补?”老总摇头道,“就水腰子兵工厂那点产能?”

    师长笑道:“找小鬼子去补?可眼下山西的鬼子也没有余粮吧?”

    副总参谋长笑道:“老总,我刚才不是说了,有两个好消息么?另外的那个好消息就是关于水腰子兵工厂的。”

    老总问道:“水腰子兵工厂能有什么好消息?”

    “老总,水腰子兵工厂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副总参谋长道,“上次不是从鬼子的装甲列车上拆回来一台蒸汽机和一部大功率发电机么?”

    “这两台机器可是解决了水腰子兵工厂的大问题。”

    “之前制约兵工厂的一大难题就是没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但是现在这个难题已经不存在了,兵工厂已经有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所以这个产能也就上来了。”

    “我已经问过老刘了。”

    “下个月,兵工厂的产量就能迎来一个大爆发。”

    “哦对了,独立团还从娘子关兵站运回来好几十台机器设备。”

    “这几十台机器设备当中,就有加工枪管甚至于炮管的设备,现在水腰子兵工厂都有能力生产步枪甚至于小型迫击炮。”

    老总和师长闻言顿时便来了兴致。

    老总问道:“参谋长,大爆发能爆出多少产量?”

    副总参谋长笑着道:“我听老刘说,每月可以生产炮弹500发,手榴弹6000颗,外加复装各种型号子弹10万发!”

    老总便忍不住跟师长对视了一眼。

    不知不觉间,水腰子兵工厂已经成长到这地步了?

    师长十分高兴的说道:“这么说来,用不了三个月,水腰子兵工厂就能够把机动纵队的这个窟窿给补上?太好了!”

    水腰子兵工厂的爆产能真是太及时了。

    这样一来不用三个月,机动纵队就又能恢复战斗力。

    副总参谋长接着说道:“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材料质量的限制,水腰子兵工厂还无法生产高质量的炮弹及子弹头,所以复装的炮弹射程要比原装炮弹略近,复装的子弹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