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不停,两人交错之间,短刀环脖而过,鲜血刹时喷溅而出,甘宁顺势将他拖下马匹,而后切下刘望的头。尸体在地上拖出一条血痕,而甘宁自若地将头颅挂在马鞍上,而后用锦绣擦拭短刀,再目睹他杀人时澹然的表情,周遭士卒皆生出几分胆寒。

    陈冲此时也才晃过神来,他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脸,却摸到一手湿热。原来方才刘望惨遭割喉时,竟溅了陈冲满脸的鲜血。这令陈冲倍感自责,若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刘望绝不至于一击而死。

    而此时周遭的亲卫们也都反应过来,在陈冲面前结成圆阵,以抵御后续蜀骑的冲击,步卒们也自发向蜀骑左右集结,在甘宁面前形成一道道铁刺大阵。甘宁见状,知道已难近身刺杀,但仍是装作打算回冲的姿态,要起步之时,他突然勒马立定,从马鞍掏出一支带有凋羽的扁头长箭,扬手便是一射。在陈冲身边的韩摧看出不妙,立刻挥鞭抽打青隗,青隗吃痛之下,稍稍转身,凋羽箭正好与陈冲擦肩而过,而后韩摧跑到陈冲身边,拉着陈冲的辔头道:“此地太过危险,使君还是暂退罢!”

    此时两马并辔而立,两人更是靠得极近。正说话间,突然韩摧起头一沉。身子歪斜着倒在陈冲身上。陈冲大惊,抱住韩摧时,才见他后颈正中之处中了一箭,箭头贯入脑中,已经气绝了。

    陈冲连感伤都来不及,就见甘宁率亲随再次冲阵,士卒们险些抵挡不住,但终究还是用长矟将他们逼退,毕竟甘宁厮杀多时,此刻也难免有些气短。可即使如此,汉军仍不敢小觑,以十数人对一人地上去,不让他们有喘息的时机。

    正当两拨人僵持的时候,蜀营中响起一声一声的重鼓之声,双方不由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鼓声三息一响,这并非是蜀军反击的号令,而是令各部集结的撤军的命令。甘宁回望向陈冲,犹豫了片刻,而后果断拨马离去,随着铃声渐渐远去,其余的蜀骑也消失在大雾之中。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士卒们不由议论道:“这名绣衣男子,静若山石,动则摧破,简直是蜀军的虎爪啊!”

    “那他们为何离去呢?”有人这么问道。

    只有一个答桉。陈冲将韩摧的尸体置于地上后,对众人缓缓说道:“看来是公明率部赶到了。”他随即自语道:“比我想得稍晚一些。”

    他猜得没错,此时徐晃率部堪堪赶到,他们虽然看不清战场的形势,但激烈的喊杀声与金铁声已经分明地告诉他们,战场正处在最焦灼困难的时刻。皇甫坚寿此时与徐晃同行,立刻对他说道:“大雾弥漫下,我军出其不意,必能一战克敌!”徐晃颔首说:“从事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

    于是徐晃先在沙水的上游放火,干柴和芦苇堆在一起,一经燃烧,火焰便熊熊而起,腾起滚滚浓烟,而且顺着西北风的风势,火势很快向下游蔓延,不多时便烧到了蜀营之中。呛鼻的味道拂过战场,几乎所有人都醒悟,北面竟有新的汉军来了!

    刘范得闻烟味,不由大惊道:“北面哪来的人马?难道刘备他们撤回来了?”大雾之下,他全然看不清局势,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纵然心中万般不甘,只得令人去敲退军鼓,打算弃营而回骆谷。

    可在这种形势之下,蜀兵能够抵抗便已不易,如何能够安然后撤?最南面的蜀军直接往骆谷奔去,但在于汉军接战的中军与右翼却受困于眼前的敌人以及身后的营火,想逃也无路可逃。还是黄权反应过来,趁着火势还未席卷整座大营的时候,他率众搬开了东面的鹿角,为士卒们又放开了逃生的道路。

    这时,徐晃军的骑兵大队也一起入营厮杀。千百匹马踏烟奔腾,地上飞起无数烟尘,声势更胜过甘宁所部。少部分还在和汉军所缠斗的蜀人,此时见敌人大队从来,斗志顿无,纷纷丢下对手露出后背,向东南方跑过去。如此一来,右翼原本还算有序的撤退,如今彻底变成了奔溃,孙肇等诸将,也完全禁止不住,只得随波逐流,被败众裹挟而走。

    徐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