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对于刘备而言,  这是莫大的讽刺!

    安静…

    司空府格外的安静,  唯独剩下虫鸣,唯独可以用“万籁俱寂”四个字来形容这宁静的夜!

    到了子时,  曹操与甘夫人都睡熟了。

    似乎,按照以往的规律,甘夫人可以睡到卯时一刻,  那时…街道上没什么人,可以…悄无声息的回归她本该出现的地方。

    …

    此刻…

    不光是司空府,  整个许都城所有的灯都熄灭了,只有那皇宫苍龙门外…距离司空府不远处的尚书台,  依旧是灯火通明!

    今日乃是荀彧值夜…

    一般情况下,夜里都不会有什么事儿。

    即便如此,  荀彧、贾诩、戏志才、荀攸、程昱…这些在尚书台身居要职的官员也需要留下一个歇息在这里,以防不测。

    其实这个时候,荀彧早该睡了…说是值夜,可并不代表…不能歇息!

    反正,也有文吏与甲士们在尚书台内外。

    夜里…朝廷、司空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儿,就算出现什么急报,只要不是太大,  次日清早起来…都是可以再处理的,不差这几个时辰。

    只是。

    荀彧操心多呀。

    陆羽、夏侯渊在官渡、延津这些前线打仗,可后勤补给、粮草辎重的运送,兵马的调遣,  这些都得他去操持。

    曹操曾说他荀彧是“吾之子房”,可实际上,荀彧更像是汉高祖之“萧何”呀。

    ——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

    整个曹营…谁能比得上荀彧荀令君呢?

    操心多的人睡不着…

    索性,荀彧就叫人斟茶来,与当值的文吏说几句闲话。

    说是文吏…其实,今日当值的文吏乃是曹昂。

    学而优则仕,在陆羽与蔡昭姬的安排下…许多太学生已经开始跻身官场,去历练…作为曹操“长公子”的曹昂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

    他这个“长公子”的含金量,荀彧最清楚不过。

    “子侑啊,近来的急件中,十有八、九都是官渡、延津、白马那边的…袁绍又是亲率大军,又是派颜良奇袭白马,有此可见…这一战他是势在必得,可笑的是,以孔融为首的一干士大夫竟还说什么,让曹司空退回许都,去割地与袁绍议和!简直是鼠目寸光…此番…袁绍的目的是许都城?是曹司空?除了曹司空之外?还有什么能让袁绍答应议和的呢!”

    这是实话…

    曹、袁决战的归属,从一开始起…在许都城、乃至于在朝廷中就分为两派,以颍川才俊与谯沛武人为首的主战派,也有以孔融为首的一干儒生的主和派!

    说到底…

    这些儒生不懂军事,单纯的以为袁绍的兵多、地广、势大…却不通晓,一场战争想要取得胜利,往往是需要许多个维度的,孙子兵法中提及的“道、天、地、将、法”这是一门大学问!

    “荀令君见识渊博,所言甚是…”

    曹昂附和道:“陆总长也总是拿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来教导我们…”

    “晋国与楚国交战,晋国信守承诺,退避三舍…赢得诸国舆论上的支持,获取同情,此为‘道’!换算成陆总长的布局,那便是将郑玄先生请入许都,重启月旦评…更是有天下才女蔡总长一封《袁绍·十罪疏》传遍天下,为父亲赢得道义上的支持!”

    ——“其二,晋文公与楚国交战,退避三舍,退至城濮这个位置,离本国近,离敌国远,方便己方补给…不利于敌国的补给,而且…近距离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