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眼眸眯起,  他当即一摆手。“不,还不是时候!”

    这…

    荀彧眼珠子一转,  只不过,很快…他的眼珠子定住了,  这一刻,他懂了…曹司空这是要把抵抗袁绍的功劳,击溃四十五万袁军的功劳让给长公子啊!

    如此功劳之下!

    等身份公开,曹司空顺理成章的将陆羽定为世子,到那时候…凭此军功,整个曹营、整个朝廷,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只是…

    曹司空就这么有把握?陆羽能顶得住么?

    “曹司空…长公子那边可只有十万人哪…”荀彧提醒道…

    曹操却是走到窗前,  打开了窗子,抬起头,他指着天,提醒荀彧道…“荀令君,  你看看天,要起风了,要下雨了!”

    呼…起风?下雨?

    起先荀彧还没反应过来,可…当他抬起头看到曹操那笑吟吟的表情,看到曹操又伸手指向舆图上“延津城”附近的“汴水”时…

    懂了!

    他荀彧全懂了…

    人言,知子莫若父…好一个起风了!下雨了!

    …

    …

    黄河以北,四十五万袁军从黎阳城出发,横渡黄河,兵锋直指延津!

    此举,天下震动!

    而就在此时。

    无数书信从黄河南岸寄往袁绍身前!

    这些书信中大多是一些中原的朝臣、太守、县令…

    听闻袁绍四十五万大军动地袭来…一个个吓破了胆!

    再加上,此前曹军虽在局部战场占据上风,可…实际上,曹军已经接连丢了“黎阳”“白马”二城,明面上看…还是袁绍步步推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于是,这些首鼠两端之人就纷纷寄信于袁绍,为自己留条退路…

    恰恰,其中一封书信引起了袁绍的注意。

    这是一封从汝南郡发来的书信,说起来,袁氏一族的根基在汝南,中原的其它地盘且不提,在汝南…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的名声还是足够响彻的!

    而恰恰是因为这个。

    黄巾残部刘辟于咫尺之遥的汝南寄给袁绍一封信。

    信笺的内容无他,刘辟手中还握有三万大军,均潜伏在汝南附近,距离许都城朝发夕至,希望…袁绍派个人过来指挥他们兵发许都,给曹操来个釜底抽薪。

    袁军大军,中军处…五舆马车之上。

    袁绍斜躺着,一手托着竹简,一边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他不住的感慨道:“这刘辟很识时务嘛!主动投诚…哈哈,这是天助我也!”

    一旁的许攸附和着分析道。

    “我听闻昔日龙骁营取汝南…赢得可并不光彩呀,‘截天夜叉’何曼惨死于龙骁营之手,何仪降了后就被架空兵权,给了个闲职,唯独这刘辟…溜之大吉,想不到竟是潜藏在汝南城附近,韬光养晦!哈哈…”

    “说起来…明公与曹贼之争,从大战开始到现在,曹操已经个接连失去了两座城池,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当此情形,谁都能看出来…袁公必定是最后的胜利者!既然已经断定袁公必胜,那如刘辟这等人,势必要提前巴结袁公,真等袁公打下许都了,他刘辟的投诚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许攸的话很符合袁绍营内的主流价值观。

    明明是两战大败,损失大几万骑兵…可…让许攸这么避重就轻的一言语,就好像是两战大胜,是他曹操损失了几万骑兵一般!

    这便是语言的魅力…

    恰恰…袁绍就吃这一套。

    “哈哈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