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行无忌的妖魔,黑衣拦路的金刚药叉。实在是让苏彻不得不怀疑这一切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穿针引线。

    真是有趣。

    苏彻顺着街巷,往天安县城隍庙的方向走去。

    这位在地的尊神,想必已经察觉到的东西更多。

    城隍庙往往都是一地最热闹的地方,天安县也不外,城隍庙外尽是摊贩,售卖着各色商品,当然最多的还是黄表香烛之类的东西。

    苏彻走走停停,在一处香烛铺子前面停下脚步。

    “有黄纸么?”

    “哎呦,先生,要写黄表么?”那店主指着摊子上的黄纸:“有江州出的,还有扬州出的,不知道先生要哪一种。”

    “有没有什么说法?”

    “若是求财,江州的好一点,若是求高中,扬州的更好。”

    苏彻听到这里嘴角一笑。

    求财也好,求考试高中也好,都不是城隍力所能及,也亏得这老板能想出这么多说法。

    “先生别笑,这里面真的有学问。为啥求财用江州纸呢?因为做生意少不得南来北往,过了咱们慈州,那边便是扬州、江州。扬州地面的尊神,跟咱们城隍是邻居,彼此都是熟悉的。但是江州那边毕竟远些,用他们的纸,也好打交道。”

    “天下士人要高中去做官,都要去建康考试,建康那是哪里?那是扬州地面,就那么几个位置,各地的城隍们少不得都要去打招呼,用他们扬州的纸,也算是表达一下敬意。”

    “受教了。”

    苏彻看着店主:“给我一张扬州产的吧,我这次求的是仕途。”

    “好嘞。”

    那店主取过一张黄纸,又卖弄巧嘴,卖给苏彻一些线香蜡烛。

    “咱们城隍庙可有代写黄表的先生。”

    苏彻付过了钱接着问道。

    所谓黄表,就是在黄纸之上书写敬神的表文,有着一定的格式,将你的诉求和烦恼一并写上去,交给神明阅览之后处理。

    因为这个活有一定的技术性,很多庙宇门口都有代写黄表的先生,同时也兼营算命、捉鬼之类的业务。

    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便是修行人,一般情况下兼具两种共同的身份。

    “以前还多,现在就只剩下一位叶先生了。”

    摊贩往另外一边指了指:“喏,就是那位。”

    一张方桌,旁边挂着个“铁口直断”的幡子,坐着个仙风道骨的老先生,正在那里抱着一碗凉面费劲咀嚼。

    挺好。

    苏彻谢过了摊主,走到那位铁口旁边,恭恭敬敬地念叫了一句。

    “叶先生。”

    “嗯?”

    那叶铁口将手里的面碗放下:“来算命,算财运还是算姻缘?”

    “都不是,请先生帮忙祈福。”

    苏彻将那黄纸展开:“想请先生帮忙写一封黄表。”

    “公子看着面生,是外地人?为何人祈福啊?”

    “是这样。”

    苏彻拉过来一条长椅,在他旁边坐下。

    “我从建康来,实在是因为家母前几日有些不舒服。”

    “看公子的面相,应当是积善之家,无妨的,太夫人应当只是些小灾小病。”

    要么说人家是专业的,苏彻暗自点头,几句话专挑让你舒服的说。

    “人老了,思虑就重,我有位嫁到咱们天安县的姨母,已经过身了,在闺中同家母一向是最好的。她想起那位姨母,只说她嫁得不好,活着的时候受了不少苦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