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梁国都,建康城外。

    官道厚实的青石板上已经被仆役们小心地铺上了一层黄土,招摇的旗幡和身着全服礼服的朝臣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一般向北静静等候着。

    今日是韦怀文归朝的日子。

    按照皇帝定下的规矩,今日要由太子率领百官出城在郊外迎接这位得胜归来的雍州武臣,大梁第一名将,以及朝中最有资格谋朝篡位的家伙。

    自从当年的大一统结束之后,中土纷乱不休,能够改朝换代完成篡位另立新朝之人,无不是前朝的功臣大将。

    整个大梁推算下来,唯有这位韦帅最有资格。

    然而朝中的诸位都知道,所谓世家大族如琅琊王、陈郡谢,他们对于如今的大梁王朝来说不过是前朝留下来的负面资产。

    而杜陵韦氏、杜陵苏氏这些来自雍梁的武臣家族才是真正支撑大梁的根基。

    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清流敢于在朝上攻击和指摘这位刚刚北伐立下大功的韦帅,所有人一致的歌颂着韦怀文在北面的胜利,并且不断地商议着要给这位韦帅什么样的封赏。

    封侯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只是这一次不知道是否要加国公或者直接更进一步拜为郡王。

    市井的闲人们一进开出了赌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韦怀文将被加封为郡王,但是流言总归是流言。

    市井百姓的朴素愿望撞到了朝廷上无处不在的算计,一切都会变了样子。

    太子站在朝臣队伍的最前列,作为大梁的储君,他不仅仅是未来的皇帝,更是大梁王朝事实上的宰辅。

    皇帝这么多年来都是只掌握大体方向和某些大事,许多细微的具体事务都是太子一人在负责,这其中的辛苦与权位自然不必多说。

    所以今日即便是在城外郊迎,太子也是端坐在车辇之上。

    太子虽然是臣,但是为君之臣,没有人在面对他的时候可以高过半截。

    即便是韦怀文也不行,毕竟如今的大梁还没有变成北朝的那个样子。

    在太子身后则是王谢两家的代表。

    琅琊王氏派出来的是一位侍中,五品还丹修为,脸上留着俊雅飘逸的长须,一副英俊中年人的样子,周身带着一股和煦的味道。

    王绪,这位五品还丹正是琅琊王氏中出于中枢核心的人物,与武陵郡王的长史王鉴还算是远亲。他穿着朝服,腰间配着宝剑,正在同另外一边的老人说话。

    王绪身边的老人老得似乎都直不起腰来,他手上捏着一柄竹仗,整个人的气质衰朽到了极处。这位老人如今陈郡谢氏的首脑谢不易,官拜司空,早已经是不理具体事务的超然角色,只是今日也被拉了出来,在郊外一起迎接韦怀文。

    这位谢不易老先生已经活了两百多岁,纵然是五品还丹,当年也受过重伤,寿数已经走到了极处。即便是什么延寿的灵药也难以阻止他的衰朽。

    此刻谢不易正低着脑袋看着地面,似乎根本没有将身边那位王绪的滔滔不绝听进心里。

    在陈郡谢与琅琊王之后,还有太原王、颍川庾等高门大阀的代表,他们之所以站在最前列,并不是因为他们官爵有多么高,而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出身就代表着真正的高贵。

    号角声响起,地面传来些许的振动,太子极目望向远方,他已经能够看到韦怀文军队的前锋。

    黑色的骑士骑在如龙的良驹之上,狮蛮头盔上火红的缨迎风而舞,他们高举着獬豸幡,一员军将骑在马上,周身透露着强大的气势与决绝。

    那人并不是韦怀文。

    “老苏。”

    谢不易淡淡地看向前方,轻轻地吐出两个字。

    他旁边的王绪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