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胡乱抖动之外,没有一点被破坏的痕迹。

    左荣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刀砍在上面时,力量都被偏移了。

    也就是说,这些奇形怪状的铁丝,对付刀砍斧劈有着奇效。至于骑兵的长枪铁矛,那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作战的时候,在我军火枪阵前十到二十米的范围内,布置上这样的几层铁丝网,敌人想要冲到近前,不付出惨烈的代价是绝对不可能的。”

    左永已经看出了更多的好处。

    “这铁丝网还不阻挡我们射击,即使敌人冲到了铁丝网边上,也照样能被咱们的火枪打死。”

    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铁丝网的妙用了。

    工匠们上前试了试,发现拆除回收也不难。

    当然,这是平时。交火的时候,顶着枪林弹雨想要拆除铁丝网,几乎不可能做到。

    左梦庚也对张延道:“到时候布置铁丝网,肯定是你总后大队的任务。回去之后,让大家仔细钻研,多弄出几种我们独有而别人不知道的挂铁丝网的方法,铁丝网还有什么用处也多多开放。”

    张延对铁丝网的妙用也是惊叹不已,知道这东西是战场利器,赶紧领命。

    除了火枪和火炮,在火器的研发上,后营并没有止步。

    手雷和炸药包也弄出来了。

    手雷是用陶罐装药。

    陶罐是特别烧制的,每个有拳头大小,可以装半斤黑火药和燧石、铁片、铁钉等物。

    本来左梦庚是想要做手榴弹的。

    结果测试了之后发现,就和八路军用的边区造一样,威力太差。很多时候,果然一炸就是两瓣,根本无法伤敌。

    最终,集思广益,反复试验,大家一致认定,陶罐最好。

    首先陶罐很脆,一炸就会形成无数的碎片。

    其次陶罐的装药可以多一些,这样增加了威力。

    再者陶罐的成本也不高,工匠们自己弄了个窑就能烧制出来。

    毕竟不是为了制作瓷器,对陶罐的品质没什么要求。只要保证大小和方便投掷,其余的问题都可以省略。

    炸药包也是用的黑火药,不能和后世的相比,最起码甭指望这玩意儿能炸开城墙。

    但二十斤、三十斤装药的炸药包,对生物的杀伤力依旧十分可观。

    目前后营使用的炸药包,分为两种。

    一种是近距离引爆的,需要用明火点燃引信;还有一种是可以埋设在土里,远距离引爆。

    远距离引爆,采用的办法是绳索拉拽,引燃靠的则是雷酸汞。

    左梦庚在这上面,稍微大方了一些。

    具体的做法是在炸药包上装了一个小木盒,里面有机关。平时机关里的撞锤卡好,处于待击发状态。

    当拉动绳索时,卡住撞针的机括就会打开,令撞锤弹出,敲在火帽上,从而引燃火药。

    当然了,地雷这种好东西,左梦庚也不会不弄。

    明代的地雷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并且大规模应用于战场上。

    在无法对地雷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提升情况下,左梦庚放手让工匠们制作,交由总后大队和步兵大队摸索布雷的方法。

    至此,后营的武器装备算是成了体系。

    不但有远程攻击的火枪、火炮,也有了近处防御的地雷、炸药包、手雷和铁丝网。

    只要是平原作战,左梦庚有信心当时任何军队都冲不破本军阵线。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督促全军勤奋训练,顺便等着全部火炮到位。

    登州之事影响不小,瞿式耜和张继孟也联袂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