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快就兑现了。

    他从帝国驻东瀛全权代表,一下子变成了东洋省省政,妥妥的封疆大吏。

    “今后东瀛更名为东洋省吗?”

    本来对于东瀛纳入帝国之后是否保持原名,中枢的态度不一。

    有点人觉得和朝鲜一样也没有关系,就叫东瀛省好了。

    左梦庚却态度鲜明,提出了“东洋省”的命名。

    东瀛到底和朝鲜不同。

    朝鲜虽然曾经也是独立的,但千百年来始终处于中原和东瀛的夹缝当中风雨飘摇,已经习惯了依托强者生存。

    既然被帝国吞并,改不改名字那里的人们也都安之若素。

    但东瀛虽然穷困偏僻,却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从东瀛的王敢叫做天皇就可想而知,这里的人们原本对中原王朝是没有什么敬畏的。

    也就是说,东瀛人的自我意识是十分强烈的。

    再加上语言、风俗、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同化。

    好在帝国吞并东瀛之后,这里百废待兴,只能仰赖帝国。而且没有外力干扰,有许多时间让帝国慢慢消化。

    第十一师登陆九州岛后,几乎没有打什么仗。

    这里的外样大名早就打空了家底,而且军队都在同德川幕府作战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甚至都没有返回。

    他们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也彻底失去了民心,以至于民间暴乱四起。

    第十一师开展进攻之后,几乎是风卷残云,传檄而定。

    除了大城之外,很多乡下地方往往国防军还没到呢,当地的百姓们就已经翘首以盼了。

    顺利的情况传达回来,左梦庚立刻意识到后续的工作必须跟上。

    他叫来沈廷扬等新任命的东洋省官员。

    “马上从釜山、济州岛那边调拨粮食过来,跟随在大军的后面,以最快的速度安抚百姓。只有让百姓们切切实实地得到了好处,他们才会认同帝国。另外一些大军需要的后勤物资,可以就地组织百姓进行生产,让他们有所收益。人有恒产,才有恒心。”

    沈廷扬是个干吏。

    “我们已经在做相应的统计了,不过现在有您的命令,效率还能更快一些。”

    如果没有左梦庚的命令,他们东洋省和朝鲜省进行工作对接,肯定千头万绪。但有了左梦庚的指示,朝鲜省那边肯定会积极配合。

    果不其然,仅仅三天之后,第一批二十万吨的粮食就被运到了九州岛。

    沈廷扬在长崎组织了一支运输队,带着粮食跟在大军的后面,每到一地就给百姓发粮。

    本地的百姓被外样大名剥削的太惨了,几乎家家都有饿死的人。

    哪怕新政府给他们的粮食仅仅只有二、三十斤,根本吃不了太久,但是能救命啊!

    新政府全心全意为百姓的风声就这么快速传播了开来,也让民心如潮,不可逆转地偏向了帝国。

    这种做法愈发地方便了国防军的进展。

    第十一师毫无阻力地打到了福冈城下,福冈藩藩主黑田忠之连连送出了十二封求援信,结果却什么回应都没有得到。

    绝望,成为了黑田家唯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