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蓟州到遵化,这一路上马世龙都部署了重兵。

    后金要想再打回来,根本不现实。

    柳一元认可他的判断。

    “鞑子想要退兵,应该会选在迁安以北一带的关口。”

    其他人虽然都没有说话,但也认可了这个判断。

    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左梦庚当即决定,全军立刻东进,看看能不能赶在最后关头,给后金来上一下。

    十六日,走到迁安以北时,突然有侦察兵飞奔而来。

    “千座,黄台吉要出关啦。”

    众人大惊,没有想到一切来的这么快。

    左梦庚更是一阵恍惚,同时感到恼火。

    他之所以行动悠悠,主要是仗着脑子里有记忆,认为赶得上。结果记忆里的东西太多太杂,反而干扰了他的判断。

    记忆有些内容显示,黄台吉出关返回的时间是三月初二,这也是他慢慢行军的倚仗。

    他是想要凑热闹,而不是要迎面撞上后金的大军。

    然而黄台吉北返的时间是二月十六,足足比记忆里提前了半个月。

    三月初二,那是黄台吉回到沈阳的时间。

    左荣立刻问道:“黄台吉从哪里出关?”

    侦察兵道:“是董家口。”

    众人翻出地图一看,登时心灰意冷。

    原来董家口在抚宁以北,而后营才刚刚行军到迁安以北的桃林口。

    将近一百八十里的距离,后营只靠两条腿,无论如何都追不上了。

    这个事实,让左梦庚颇为郁闷。

    其他人也差不多,而茅元仪更是须发皆张。

    “就这么让黄台吉走了?祖大寿在干什么?”

    抚宁就是后世的秦皇岛,紧挨着山海关。也就是说,黄台吉是在祖大寿的眼皮子底下回家的。

    可他骂了也没用,祖大寿明显不敢出手阻拦。

    茅元仪从萨尔浒就参与和后金的战争了,要说众人中谁对后金最为仇恨,非他莫属。

    他越想越气,突然回身,抢了一匹马便走。

    左梦庚知他想法,返身也上了马,对柳一元吩咐道:“你带军在附近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我去去就回。”

    黄宗羲也觉着郁闷,急道:“我和你同去。”

    还有王思仪、左荣、左华几人也上了马,随他一起追着茅元仪去了。

    脱离了大部队,几人轻骑快马一路奔驰,下午时分终于赶到了董家口附近。

    当几人登上老君顶的时候,前方山谷里的景象令他们毕生难忘。

    浩浩荡荡绵延不见边际的队伍正在迤逦而行,各色旗帜遮天蔽日,数不清的骑兵前后奔腾,押送着中间蹒跚的人流。

    无数的汉人正被驱赶着一步步走向关外,长长的绳索套着一个又一个,好似待宰的牛羊。

    有谁走的慢了,建奴的鞭子便狠狠抽打下来。大队过去的地方,路边倒毙着数不清的尸首。

    数万人哭嚎的声音直冲云霄,苍天也在这一刻羞愧地躲在了乌云之后。

    那些百姓们一步一回头,嚎啕大哭着望向熟悉的家园。

    他们一定是在渴盼着朝廷的救兵。

    然而朝廷的兵马就在不远处的山海关里瑟瑟发抖,无情地目送着他们成为异族的奴隶。

    出现在山顶的左梦庚等人,吸引了大队的注意。鲜明的明军服饰,给了许多人希望。

    一个妇人突然从队列里跑出来,跑向这边。

    可是还没有几步远,凭空一根铁矛掷来,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