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就比如大礼仪之争,从道理上杨廷和本来占尽了优势。

    可又如何。

    嘉靖不和你讲理了,左顺门外一顿板子,给此事定了基调。

    杨廷和灰溜溜地罢官,杨慎流放,嘉靖大获全胜。

    这个状况,导致明代臣子和皇帝斗争的办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冥思苦想,万般无奈之下,又跳脱不出时代和见识的桎梏,这些官员们就只好从故纸堆里找借口、找理由。

    儒家伦理成为了皇帝的护身符,那咱们就往前翻,找更前的贤明来做论据。

    孔夫子是神明不假,可孔夫子也是学习别人的啊。

    再一想,得了,咱们也别老子、周公的一个个翻了,干脆一步到位,就拿尧、舜来说事好了。

    皇帝啊,你看,上古时代,尧舜这样的明君,就是用无为而治的办法,实现了天下大治。

    你得学。

    只要你学了,这大明天下也就大治了。

    奈何朱家的皇帝没有一个好搞的。

    呵呵一笑,心说我傻吗?

    好好的权力我不握在手里,听你们摆布?

    就这么地,君臣之间来回拉锯,每次的结果都是君王大获全胜。

    可惜弄到最后,臣子们绝望了,开始放挺,于是朱家皇帝输了。

    输了整个江山。

    刘宗周这奏疏里大谈什么尧舜之道、无为而治,真实想法其实是在规劝崇祯做个象征,把朝政大权交给臣子们来处理。

    崇祯看懂了,呵呵一笑,给出了评价:迂阔之言。

    交权是不可能交权的。

    皇帝都是属貔貅的,只吃不吐。

    你们这些打工人,居然想和老板共天下。

    痴心妄想!

    后世的某些人没看懂,纷纷鼓噪,痛骂东林党昏庸顽固,开历史倒车。

    什么?

    同时代的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那是时代的进步,是新时代的到来。

    左梦庚就想不明白了,后世那些生长在新时代的人,为啥要为一个封建皇帝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