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应用于谁。

    利国利民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

    在这个饥荒遍地的时代,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的学问,显然大于天理、人欲、气、性等空谈之论。

    偏偏黄宗羲的言论,还是依托着儒学的幌子,因此张采等人根本寻不到破绽,反而全都被击败了。

    就比如儒即天道和天道即儒之别。

    虽然黄宗羲的“天道即儒”明显降低了儒学的地位,但张采也罢,其他人也好,没有人敢提出意义。

    因为一旦质疑,那致尧、舜、禹、文王、姜尚、周公、老子等先贤于何地?

    如果张采等人胆敢说只有儒学才是天道,那黄宗羲必然又会拿《周易》说事。

    即使张采等人强辩,说《周易》就是儒家经典。

    可毫无疑问,道家也是奉《周易》为尊的。那道家是不是也是天道?

    如果道家是邪门歪道,那孔子求学于老子又成什么了?

    这就是思想领域的逻辑辩论关系。

    玩这个,张采等人门都没摸清。

    尽管南京诸人已经很重视刘宗周了,但还是没想到,这场论战会如此一边倒。

    他们甚至还没有对刘宗周发起挑战,就被刘宗周的弟子一一击败。

    明知道黄宗羲所言,早已超脱儒家经义的范畴,但张采等人依旧无计可施。

    因为黄宗羲占据了更高的制高点————天地大道。

    你说儒家学说为天道,难道这天地运行、万民福祉不是天道?

    无论哪个士人都不敢否认这个,除非想要自绝于天下。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灰心丧气,陈子龙便是意外。

    当初他就很认同刘宗周的学说,很反对张采等人的主张。今日在这船上,听了黄宗羲长篇大论,着实获益良多,同样也有很多不解。

    “太冲兄,君言实用为道,然则我儒学经义,如何实用?小弟愚钝,埋首苦学多年,此惑不解,毕生为憾。”

    不少人为之侧目。

    好家伙,论战的现场你居然来求学了。

    可对于陈子龙的困惑,同样也有许多人同感。

    这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虽然刘宗周、黄宗羲等人一直致力于超脱儒学,建立新的思想体系,但这个时代的人,多数都是受到儒学熏陶的。即便是刘宗周等人,也做不到完全的超脱。

    这样一来,他们要想宣扬实用学,就必须解决好儒家经义的实用化问题。

    即使不能全部解决,也必须要部分解决。

    陈子龙的提问,却让这边许多人都皱眉不已。包括黄宗羲在内,竟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这是另一个课题,还是相当难的课题。以黄宗羲的素养和修为,显然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自出场以来,无往不利,让黄宗羲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焦点。此时被难住,令他的脸面颇有些挂不住。

    刚要倔强而为,突然心底升起一丝警醒,让他平复了心态,诚恳地对陈子龙道:“人中兄见谅,吾修行尚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为兄解惑。”

    在座诸人,全都惊讶地看向坦然的黄宗羲,均生出钦佩之心。

    扪心自问,换作是他们,在这样的场合出了这么大的风头,还能保持这样的谦虚和谨慎吗?

    尤其是在论战当中,一步退很可能步步退,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在这个关键时候自认其短。

    但黄宗羲就是这么做了,丝毫不要强逞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