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就会将膛线磨平了。”

    一群人唉声叹气,更有人愁的直揪头发,走上了变强之路。

    孙元化在旁边听了半天,心痒难搔,忍不住来了一句。

    “为何不用铜呢?”

    一群人纷纷转头看来,见到是一个陌生人,不免全都紧张。待看见左代就在一旁,才稍微安心下来。

    左代趁机道:“来,各位,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孙元化孙院长,从即日起,他是你们实验室的负责人。”

    听到是直系领导,众人纷纷上前问候,同时好奇地打量着。

    这里的人全都很年轻,最大的也不过才二十多岁。冷不丁见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

    孙元化却没有这种落差感,反而这些年轻人积极争论的东西让他很是喜欢。

    “你们为何不用铜来制作弹头呢?铜的弹性和韧性都很好,不怕出现你们描述的状况。”

    见新领导一来就进入课题探讨,年轻人们的紧张和不适瞬间散去,迅速进入了状态。

    “院长,铜固然很好,可铜太少了啊。”

    有人提到了铜的局限性。

    那就是铜的产量太低,不但是在山东,而是在整个大明。

    有限的那么一些铜,绝对无法应付军队的大规模应用。

    这个回答弄的孙元化也是一囧,发觉自己过于武断了。

    可他有一个这些年轻人绝对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经验。

    他搞了一辈子的火器,什么样的状况没见过?

    “铜料不足,但可以用铜包钢啊。”

    只一句话,就令在场众人纷纷愣住。不大一会儿,所有人都变得疯狂起来。

    “哎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榆木脑袋了,榆木脑袋了!”

    “不愧是院长,一语惊醒梦中人。”

    “参座再三嘱咐要重视合金的作用,结果还是被咱们抛之脑后,该死。”

    看着这些年轻人又笑又叫的样子,孙元化也不禁一扫颓态,仿佛全身都充满了干劲。

    “这个地方好啊。”

    左代时刻注意着他的样子,直到这时才松了一口气。

    “参座早就有言,说您会喜欢上这里。现在看来,参座果然英明睿智。”

    孙元化唏嘘不已。

    “那个小猴,惯会勾人痒处。老夫这一辈子都被他拿捏住了啊。”

    明明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看着眼前纯真热情的一幕,孙元化还是立刻投入了进去。

    他担任火炮实验室院长的第一天,就投入到了具体的工作之中。

    带着科研小组,研制镀铜弹头。

    弹头镀铜,在后世亦比较常见。但是在明代,则属于首创。

    孙元化能够想到,只因在登州铸炮时,为了解决熟铁韧性不足的问题,多采用包铜铸造法。

    举一反三,被他联想到了新军的火炮弹头铸造上。

    他的想法,着实解决了新军的一大难题。

    而相比起全铜弹头,镀铜弹头能够节省大量的铜料。以新军目前的产能,也足以接受。

    孙元化也没有想到,自己刚一到火炮实验室就发挥了作用。

    在这个地方,人们都很纯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研究上,完全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这种感觉让孙元化十分舒心,愣是忘记了俗务,全身心地带着年轻人,投入到了镀铜弹头的研制当中。

    六月初九,朝廷下定决心调遣关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