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部属。”

    听闻老人的话,袁枢颇为悲愤。

    “戚少保乃大明定海神针,叔父亦是大将之才。偏偏这朝廷就容不得人,致令小人得志,江山日颓。”

    老人年纪大了,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愤怒。

    “既然是老大人所托,老夫虽老,却不能袖手旁观。光宗,去准备一番,老夫亲自出马,去会会这位破敌的将军。”

    ………………………………………………

    “你说谁前来拜访?”

    左梦庚正与李邦华、张继孟等人商讨登州未来的发展问题,得到卫兵的禀告,一时竟迷糊了。

    “戚少保的后人?戚少保的后人就在这登州吗?”

    戚继光诶!

    你可以不知道明朝的皇帝都有谁,但你不能不知道戚继光。

    这可是所有中华男儿的偶像啊!

    就连左梦庚都十分懊悔,恨晚生了几十年,不能一睹戚少保的风姿。

    没想到戚少保的后人居然主动前来拜访。

    和他的惊讶不同,李邦华则是另一番喜悦。

    “袁伯应那臭小子来了?快去请来。”

    这边大家也不敢怠慢,纷纷迎出,两边在院子里碰着。

    就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两个中年人十分紧张地走来。

    可其中一个中年人看到李邦华后,竟发出惊叫,随后快步上去。

    “可是孟暗叔父当面?”

    李邦华哈哈大笑,扶起中年人,笑骂道:“听闻你小子文名扬于天下,和东南的年轻士人彼此唱和,原以为耽于名声。看来到底有乃父几分风姿,竟敢独闯登莱。”

    袁枢嘿嘿傻笑,立在李邦华身边,宛如子侄。同时好奇地打量被簇拥在中间的左梦庚,想不明白这比自己还小一轮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邦华则迎上那老人,问道:“可是戚佥事?”

    那老人得了袁枢通报,不敢怠慢,以大礼问候。

    “卑职戚祚国给中丞大人请安。”

    李邦华却没有好脸色,而是喝问道:“叛贼夺城,你身为登州卫指挥佥事,缘何却不杀贼护城?”

    戚祚国更显谦卑。

    “中丞容禀。卑职虽为指挥佥事,然登州卫早已名存实亡。诸般兵权尽在巡抚衙门,卑职无一兵可用啊。”

    左梦庚在旁边看着,心里既好奇又失望。

    原以为见不到戚继光,见到戚继光的儿子也能了却一番夙愿。可真的见到了,才发现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不过一垂垂老朽。

    而且作为名满天下的戚继光后代,竟然如此卑躬屈膝,完全打翻了他的印象。

    他又哪里知道,明朝文贵武贱,莫说戚祚国了,就算是戚继光活着时,面对文官也照样抬不起头来。

    当初戚继光给张居正的书信里,可是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的。

    戚继光的功绩和威名,多在后世为人称颂。

    可在当下,尤其是在大明的文官眼中,并不觉得戚继光多么了不起。

    更何况戚祚国之前仅仅是登州卫指挥佥事,和李邦华这种天津巡抚差距甚大。

    要不是身为戚继光的儿子,戚祚国连凑到近前的资格都没有。

    左梦庚一边新奇地看着明代的文武相处之道,一边打量起袁枢来。

    这位和他爹袁可立一样,也是历史名人。而且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各种名画上用印,以至于后世鉴定古画,只需看有没有他的印鉴就行。

    只要有,那就一定是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