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还放了一把火,让益都陷入了火海。

    此时第一师才走到距离益都四十里的谭家坊。

    叛军的动向送到白小七的案头,他立刻做出了判断。

    “命令全军停下,构筑阵地,不能再往前走了。”

    第一军参谋长季从华不解。

    “这是为何?”

    白小七给大家看地图。

    “叛军沿着官道南逃,可穆陵关已经被第三师给堵上了,此路不通。他们打不过去,肯定还得回来,按照咱们的设想走官道向西。”

    益都向西的官道可以到达淄川,再过去走章丘、历城,就到济南府了。

    这是新军给叛军准备的通道,不允许他们逃向他途。

    从益都到沂水,只有一条官道可行。而当道座落的穆陵关,就是必经之路。

    为了防止叛军难逃,新军第三师在南面一字排开。

    穆陵关因为在中间,所以师部和第三团负责守卫这里。

    第三团的团长,正是从军校学习归来的沈迅。

    虽然经历了大范围的调动,来到的是新部队,但沈迅毫无怨言。

    第三团是新军,战斗力不如他的老部队,而且人生地不熟,可别人都经历过这种调动,沈迅也不怕。

    叛军的南下之路十分顺利,攻破临朐后,仅仅一天的功夫,前锋就杀到了穆陵关下。

    穆陵关的地形并不显要。

    左边是老母猪山,右边三里外又是山脉。中间宽阔地带全是平原和耕地,很方便大队人马展开。

    可以说,第三团的防守压力相当大。

    “把所有的迫击炮都集中到老母猪山上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沈迅紧张的检查所有阵地,就怕出现疏漏。

    他们一个团的重火力十分有限,要想防守成功,就只能靠阵地了。

    标准化的壕沟,绵延到连接两边山脉的铁丝网,厚度达到三百米的地雷阵。

    因为无法给这边派遣太多的兵力,所以一些附属装备,左梦庚十分的大方。

    “老沈,到底能成不?我这心里啊,可慌的紧。”

    副团长徐家进难掩紧张。

    以一个团,要在这么宽大平坦的正面阻挡有重火器的数万大军,这肯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沈迅坐下来,喝了一口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了一个足够稳定军心的话。

    “师长在后面看三国呢。”

    听到这话,三团的军官们就知道,这场阻击战,只许胜不许败。

    否则的话,要是师长娄甫出了意外,他们全都死定了。

    “师长,您不去检查一下第三团的准备吗?”

    师部参谋看到娄甫捧着《三国演义》看的津津有味,禁不住问道。

    如今师部空荡荡的,只有娄甫在这里坐镇。

    政委卫其友去了第一团,副师长惠善辉去了第二团,参谋长易国政去了第四团。

    很明显,师里的四个主将每人负责了一块战场。

    这四人也是在较劲呢。

    都是前后脚崛起的军官,如今却有了先后之分,肯定心底不服气。

    既然如此,四个人各自负责一块,就用战绩来分高下好了。

    娄甫头都不抬。

    “不去。他沈迅可是统帅亲口夸赞的将星,打不好,丢的是统帅的脸。我不信他沈迅不知道这一点。”

    沈迅知道吗?

    当然知道。

    他和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