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对山东的一切产生认同和归依。

    站在旁边,解学龙、周应期等江西官员全都目呲欲裂,感觉自己的脸面全都被践踏在泥土上,威严扫地。

    偏偏徐晋中还不放过他们。

    “解中丞,朱方伯,各地不法之事,望你等速速惩治,不得延误。”

    解学龙深吸一口气,抗声道:“是非曲直,尽在人心。本官实不知这些仁人志士何罪之有?朝廷不分青红皂白,以至于忠臣泣血、良善蒙冤,大明国祚法统毁于一旦。解某虽愚鲁,残害忠良一事却也休想。”

    徐晋中大怒。

    “解中丞,你可知违背圣意的后果?”

    解学龙冷哼一声,摘下头顶官帽,拿出印信掷于桌上。

    “要解某的项上人头容易,要解某弯腰却也休想。这个窝囊的官,不做也罢。”

    众人大惊,没有想到解学龙竟然要辞官。

    可再想想,一介巡抚当成这个样子,似乎除了辞官再无更好的办法。

    周应期在一旁不由吞咽口水。

    他也萌生了辞官的念头。

    可是想想手中的权力,却又有些不舍。

    同时更想到解学龙这一辞官离去,巡抚大位空缺,或许自己也有机会吧。

    人的念头不能太多,一多便会犹豫。

    结果江西的两位主官,一个选择了硬抗到底,一个就做了缩头乌龟。

    然而对于解学龙的强硬,徐晋中并无任何敬佩。

    “解中丞,陛下厚望、朝廷遴选,方有官职相授。这官也是你想辞便辞的?等着,咱家这便参奏,由陛下圣裁吧。”

    解学龙一拂衣袖,凛然无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引用了文天祥的名句,显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哼!就看着大明江山到底该如何收场吧。”

    说完,他径自离去返回居所,闭门不出。

    他是下定了决心,拒不配合锦衣卫行动。可也没有打算离开,以免受人口实。

    大明养士两百年,即使到了王朝末路,气节的熏陶之下忠臣义士还是有的。

    对比之下,徐晋中这个阉宦更显奸恶。

    江西官员士绅,人人心中怒火滔天。对于远在京师的朝廷,显然已经生出怨恨之心。

    这是一颗火星,只待时日,必然会成燎原之势。

    不管崇祯和朝廷懂还是不懂,他们却无力改变。

    一个王朝的末日,诚如一艘巨轮的沉没,绝非人力可以扭转。

    与此同时,类似的事情正在大明各地上演。

    钦差太监率领着锦衣卫,如狼似虎的逮捕官员士绅,又将山东的商人和山东官员的亲族释放。

    彷佛他们已经化身为了反贼的帮凶。

    一时间,各地民怨沸腾,各种奏疏纷纷涌进京师。

    那些被逮捕的官员士绅,还是通过各种关系向京师里的亲朋故友求助。

    他们不明白,朝廷为何做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