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同意,但是少数服从多数,他也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不过回去之后,王昀左思右想,很快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自己的秘书。

    “马上把这封信十万火急送到统帅那里,千万不可耽搁,否则的话扬州定然生乱。”

    左梦庚是在三天之后接到王昀报信的。

    而这三天之内,李邦华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传令山东筹备物资运往扬州。

    只是因为路途遥远,他的命令还没有传到山东。一来一回加上物资的筹备,肯定耗时良久。

    而仅仅三天时间,扬州城内的物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连续涨了三十倍。

    普通百姓苦不堪言,更有不少人家已经断了粮。

    城外的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更是堵塞了河道。

    可是因为找不到纤夫,原来管理河道的人也都不见了踪影,根本无法疏导。

    扬州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这段时间内,李邦华又连续几次召集扬州商人想要磋商,可是这些骄横跋扈的扬州商人全都避而不见。

    他们觉着已经稳操胜券了。

    如此又过了三天,就在城内骚乱不断,渐渐有不可收拾迹象的时候,左梦庚到了。

    “孟暗公之应对,倘若在政权稳固之时,当可万无一失。正所谓条条框框里做文章,那是孟暗公的拿手好戏。只是现如今扬州初占,无数的人拭目以待,探听咱们的底气。这种时候再去舍本逐末,可就自毁长城了。”

    一上来,左梦庚就否决了李邦华的做法。

    他也说的很清楚。

    李邦华的做法,倘若是在一个王朝稳定的时期,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王朝稳定之时,各种规矩都已定型,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需要在规矩内行事。

    李邦华在大明做官多年,早已习惯了在条条框框当中辗转腾挪。因此这一次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想到的办法还是如此。

    但是左梦庚一眼就看透了本质。

    扬州乃是新占之地,民心未附,而且这里的商人异常强大,手中掌握着海量的财富。

    不客气的说,虽然之前的扬州有朝廷委派的官员,但真正在这里说了算的,就是这些豪商。

    现在山东将朝廷的体系驱逐一空,未来在扬州谁能掌握话语权,必然要进行一番争夺。

    这一次扬州商人的做法就是在显示实力,想要逼迫山东就犯,好让扬州依旧是他们的扬州。

    李邦华不是看不清他们的目的,只是限于经验,采取了比较稳妥的做法。

    可左梦庚乃是改天换地的神兵利器,岂容有人挑战山东的威权。

    他决定就用这些胆大包天的扬州商人,给天下间所有的野心之辈好好的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