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工坊,需要这许多人?”

    左梦庚只好给他科普。

    “我们这次弄的,非是小作坊,而是集团企业。要想满足大家的需要,必须要有充足的产量。工人不足的话,根本做不到。”

    左梦庚又补充了一句。

    “为此小侄已经搜刮干净了城外的流民,还有很大的缺口。小侄想着,城内无业流民也不在少数。日常为非作歹,祸害相邻,不如都弄了来,让这些人劳有所得,倒不失安定地方之举。”

    瞿式耜“噌”地一下子坐直了,眼睛直勾勾地看过来。

    “城外的流民没了?”

    他接任知州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城外嗷嗷待哺的流民。

    你说不管吧,这些流民肯定会饥寒交迫而死。

    可要说管吧,哪有余力去管?

    他又不像许多狠毒的地方官,直接将流民驱赶走。只要不在自己的辖区,死在哪里都无所谓。

    这附近唯一的大城就只有临清,流民就食首选只能是这里。

    可治下有百姓流离失所,让他的政绩很不好看啊。

    现在左梦庚却告诉他,城外的流民没了。

    这怎能不让瞿式耜惊喜莫名。

    “明府有所不知,先前修葺钞关码头,征发了三千多流民。后来这些人被招募到了小侄的后营,算上这些人的家属,起码万余。这一次要打造玻璃企业,又需要大量劳力。剩余的那万余流民,都招收了进来还不够。”

    瞿式耜完全忽略了为什么左梦庚一个营有三千人,就算听到了也当没听到。

    他更在意的是,区区两件工程,竟然就能解决流民问题。

    “贤侄,你这玻璃……玻璃企业,只是暂且需要如许多人,还是一直需要?”

    左梦庚知道他想问什么。

    “明府,如今土地紧张,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口,官府必须要给百姓们寻找到活路。做工需要的劳动力是耕地的数倍、数十倍,只需要让百姓做工所得能够换取到生活所需的钱粮,根本不怕流民的困扰。”

    瞿式耜闭目沉思,有想不通的地方。

    “天下百姓都去做工了,谁来耕种?没有耕种,如何果腹?到时候饿殍遍地,岂不是更大灾祸?”

    左梦庚耐心解释。

    “不是不让百姓耕种,而是将多余的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样一来,种地的百姓有所得,做工的百姓也有所得,不就没有人贫困饥饿了嘛。”

    瞿式耜到底没有太超前的眼光,看不到这背后的深意。

    不过城外流民因此而一扫而空,就连城内的无业流民都有归处,还是让他无比满意的。

    百姓安居乐业,这可是官员的巨大政绩。

    有了官府出面,招工告示贴的满城都是,成为了当下临清最大的热门话题。

    无数的人跃跃欲试,涌向各处报名地点。

    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很少,可总比没有收入强。

    老百姓多数时候的选择,都是因为没得选择。哪怕这个工钱很吝啬,和他们的付出并不匹配。

    五万多名工人,很快就招齐了。

    原本路过都不会多看一眼的荒地,如今变成了极其热闹的大工厂。

    左梦庚给厂区做了规划,没有等到全部建好再开工。而是分成了若干区域,建设有先后之别。

    这个时代的人对平板玻璃并没有什么需求,因为不知道怎么用。

    你说可以用来做窗户,比纸糊的好?

    对不起,你就说这脆弱的平板玻璃怎么从山东运到山西,或者更远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