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成心知肚明,也不再多问,等初步看完后合上了这份名册,心中有些得意。

    一亿五千万的巨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基本被认购完毕,这表示蒋瑾当初安排的一切还是靠谱的,更表明他这个皇帝作为掌舵人的英明。

    有了这么大的一笔钱,京沪铁路很快就能开始建造,想来用不了多少年,自南京到上海就能一日走完,而这条铁路的建成也将开始成为彻底改变大明的一个开端。

    至于京沪铁路,这个名字的命名,包括京沪铁路公司的名字都是朱怡成拍板定下来的。外人只知所谓京沪只是指的是南京和上海,可实际上朱怡成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没错,朱怡成对于京沪铁路的含义,其中的京并非是南京,而是北京。在他的全盘设想之下,真正的京沪铁路是未来连接北京至上海的铁路。这是一条将来连通南北两京,纵贯各省各府的大动脉。

    一旦这条铁路真正建成,不仅能使得两京的来往,包括铁路沿线所经的各州府获利甚至多,甚至还能起到从军事、政治、商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便利。

    当然短时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不可能的,仅仅从南京到上海这一段要建成也起码数年时间,再加上南京再向北至北京,其中要过长江、黄河,以目前的建桥技术还是做不到这一点,但朱怡成并不担心,铁路可以分段建造,过河也能先使用轮渡的方式替代,等未来有条件时再建大桥进行连通就是。

    想到这些,朱怡成就不由得心中露出喜悦,就连他的脸上都显出了笑容。他多么希望这一日会尽快到来,同时也暗暗琢磨起了北京之事,随着中原之战的尘埃落定,北方的局势已经平稳许多,一直被搁浅的返京计划看来应该重新开始了,南京虽好,可北京才是大明名副其实的首都,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还都返京这件事需尽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