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基本都来了,唯一缺少的就是鲁登道夫。

    不过鲁登道夫的副官却在会议室。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可以开始了。恩格尔中尉,让我们听听兴登堡元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息吧。”其中一名德军上将开口对另一名副官模样的军人说道。

    凯根据之前这些人的闲聊当中得知,这位恩格尔中尉是现在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的副官。

    “是!”虽然身为总参谋长的副官,但恩格尔中尉的军衔在在座将军面前真不够看,所以依然以下级的姿态报告。“兴登堡元帅想要告诉各位,德皇打算求和了!”

    轰!

    这一句话让所有的将军都议论了起来!这在这些德军将领看来,这绝对是背叛。他们在前线占尽优势,可后方领导人却打算投降了?没错,求和在这些军人眼中就是投降!

    军人和政治家永远是两种生物,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在政治家眼中看来,德国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特别是在以黑衣宰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为首的文官集团眼中,德国再打下就没有未来了。

    德国已经连续财政赤字十几年已经压的整个国家喘不过气了,再加上连续的战争,让德国国内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储备都已经接近临界点,德国已经耗不起了。

    另外战场上现在取得的优势,已经足够德国体面的结束战争了,他们不可能耗死协约国,特别是凡尔登战役之后,他们看似取得了优势,可实际上因为法国和英国的万众一心,以及美国的参战,让他们的优势正在日渐丧失。说不定哪天凡尔登方面就会彻底崩盘。

    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和谈,体面的退出战争。按照他们现在的优势,哪怕不能在欧洲取得什么领土,也能逼迫英国和法国在殖民地上给予让步。

    战争打到现在,英国和法国也坚持不住了,再这么下去除了给美国机会之外,还能得到什么?

    而且相信美国也愿意德国停战,因为一个保持一定实力的德国,对美国的国际战略也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德国的存在可以拖住英法的注意力,让美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起英国,美国才是最愿意看到欧洲互相敌视牵制的,特别是牵制英国,那是美国最想看到的局面。一战过后美国对德国的支持,也有这部分原因。

    总之在宰相霍尔维格眼中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了。

    可惜德军将领们不这么看。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我们就白打了?不但在东线获得不了任何好处,甚至连我们最大的敌人法国都要留着?”

    “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打了这场战争,就是让那些政客来牺牲我们的利益换取和平?这样的和平对伟大的德意志帝国有什么用?”

    “这是叛国!是背叛!!!”

    在军方这边看来和谈无疑是不可接受的!这意味着德国要放弃大量已经到手的利益。或者换个说法,军方要放弃那些利益。

    德国的穷兵黩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军方在德国国内的实力非常强大,大到德皇都不得不退让的地步。实际上在德皇威廉一世去世之后(也就是现任德皇威廉二世的爷爷),王室已经压不住实力暴涨的军方了。势力大,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就大,这可不是过家家,玩完了,就各回各家。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完全可以写个几十万字。

    至少在军方的立场上看,在战局大优的情况下和谈,无疑是愚蠢的。至于说文官集团担心的那些事……那和他们这些将军有什么相干的?他们是当兵的,难道还要操心这些?

    凯对这帮军人的感官一下子下降了很多,由于当兵的经历,凯对军人一直有种亲近感。可现在原本应该保家卫国的军人,却因为利益问题,依然要继续这场惨绝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