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成了普通无害的杉树模样。

    庄明又强撑着跑了一百多米,见危险已经解除,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气。

    此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各种抽打以及刺伤,不看头部的话,庄明已经被鲜血活活染成了一个小红人,看起来别提有多恐怖了。

    不过和那次被“根”集体围殴相比,这次的杉魅还算温柔了许多。

    庄明心中暗骂古人编的故事,这杉魅哪是什么只喜欢吓唬人啊?明明是想要把人打死。

    还好自己之前学了点屠龙技,再加上跑得快,体质特殊,又有仙皮护甲防身,不然早就成了一滩肉泥,留在那林子里当化肥了。

    等血止住,庄明歇息的也差不多了,便起身继续往前走去。

    又走了能有半个多小时,庄明终于看到了余优口中的玉棺。

    听余优说,余家世世代代的家主,死后都会被安葬在这里。

    只见前方宽敞的甬道两侧,分别立着两排玉制的棺材,棺盖是用透明的琉璃所制成的。

    玉棺雕工精美,玉质通体翠绿,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再加上这满山洞的夜明苔,已经不能单单用“大户人家”四个字来形容余家了。

    玉棺是按照里面死者的性别分别摆放的,不同于平常的男左女右,这里刚好相反,是女左男右。

    再看棺材里面的死者,无一不是俊男美女,且年龄都不太大。

    男的可谓是玉树临风、俊逸非凡、女的则大多玉貌花容,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而玉人冢之所以叫“玉人冢”。

    也正是因为这些尸体,他们历经千年,仍然如同睡着了一样,就像一尊尊美到让人惊心动魄的玉雕,静静地躺在棺中,不禁令真正的玉制宝棺都失去了光彩。

    这里足有上百口玉棺,庄明自然是不可能挨个去看,还是先找到“桃屋”再说。

    有了这次杉魅的教训,庄明也不敢乱来了,谨记余优之前交代过的,快速向更深处的甬道走去。

    这个“玉人冢”真的是十分庞大。

    庄明又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这才走出山洞,不过眼前的一切却迷雾所笼罩,凭借着他那双特殊的眼睛,能见度也只能看见堪堪一米。

    但是庄明却能听到前面有类似于鸟叫的声音。

    按照余优的嘱咐,庄明继续顺着鸟叫的声音往前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庄明突然间发现他的脚下踩到了水。

    终于到凡水湖了。

    余优和庄明提到过这里,说沿着湖边走,会有一条竹筏载他去湖心岛,庄明按照余优的交代找了半天,才在东侧三百米的地方,找到了那个名叫“贯月查”的竹筏。

    上去后,竹筏竟然自己动了起来,向着湖中心驶去。

    传说这贯月查,是尧帝时期,在西海中发现的一棵会发光的浮木所制。

    在《拾遗记》中也有提到过。

    原文是“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冥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遊海之人,犹傳其神偉也。”

    意思是,尧帝在位的第三十个年头,有人在青海湖看见,一根巨大的浮木漂在水面上,而且这根浮木一到晚上就会自己发出亮光,到了白天,又会免掉。

    根据周围的渔民描述,这种光忽明忽暗,就像月亮一样有盈有缺。

    后来,四海之地都有人看到过这根浮木,且每隔十二年它就会出现一次,周而复始,因此人们把它叫做贯月查,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