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因为藏书楼内的书籍九成九都是竹简,余下那百分之一是绢帛,纸质书几乎没有。

    一来,纸这个东西真的不便宜,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用得起的,哪怕是小圣贤庄内部教学也多用竹简。

    二来,纸张诞生也没多少年,之前的先贤经典还是都只能用竹简,竹简这玩意又结实,自然可以大量留存下来。

    三来,除了特别有钱的狗大户,大多数人普遍不愿意用纸张编书。

    这个年代的知识很昂贵,书籍作为承载知识的躯壳自然很珍惜,大多数家庭有本书都恨不得当传家宝供的,而经典着作大都微言大义,需要反复阅览才能吃透,这一过程中难免磨损严重。

    读书人写书,亦或者抄录书时,都是抱着一本传三代,人走书还在的目标去的,易损坏的纸张自然不是优选。

    因此,小圣贤庄收藏的诸多先辈流传下来的书籍,自然也就都是竹简了。

    顺便一说,近些年小圣贤庄的新学子都很少在闲暇时间来藏书楼内读书了。

    倒不是他们不好学,而是因为这些书简中用秦篆编篡内容的只有一小部分,其余的都是以前的各国文字。

    他们现在学的都是秦小篆,读起来很费劲。

    说回正题,荀子进来之后,目标明确的直奔杂书区而去。

    这一类书,他以往很少看,不是特别感兴趣。

    不过今天他却是为此而来,目的自然是寻找治疗天明的方法。

    这段时间,藏书楼内有关医学的正经书籍已经被他全看了一遍,不能说全无收获,只能说屁用没有!

    当然,一无所获这个结果和这类书籍太少也不无关系。

    医家的那些人只知道搞传统师徒传承,根本没几个愿意把医学药理编篡成书——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本医书,大半还都和古寻和念端有关。

    正经门路没得走,荀子只能想办法寻摸点偏方邪道了。

    荀子以往是从来瞧不上这类杂书的——不是觉得它们没用,而是觉得没大用,有时间多看点经典不好吗?

    现在为了天明,也是真没辙了。

    好在当年起建藏书楼,收录藏书时,儒家秉承的原则是没有原则,只要是书都往里收,要是按照正经儒生的脾性,八成就没有这一片杂书区了——虽说没有原则,太低俗(你们懂的)的一类也还是不收的。

    尽管这类藏书足够丰富,荀子也依旧没把握找到靠谱的方法,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

    小圣贤庄大门口。

    照常送完饭的石兰照常拎着食盒,照常走在路边上朝山下走去。

    路旁的一棵树后,一道鬼鬼祟祟的人影躲藏着,同时探头探脑的向外偷窥石兰。

    穿着伙计衣服,一脸丧气的石兰犹豫再三后,还是停下了脚步,看向那棵树。

    被人窥视,她不是很在意,尤其是在那人她还算认识的情况下,但是身边老是跟着一个鬼鬼祟祟的尾巴这也不是事儿啊!

    那天晚上过后,这家伙就总爱在背后盯着她,实在是让人不自在!

    感受到石兰灼灼的目光,树后的人尴尬的挠着头,走了出来。

    这人不消说,自然是少羽。

    自从那晚月下奔逃后,他的心就被石兰这个女神给彻底俘虏了,再加上也惦记着石兰身上有关蜃楼的情报,余势就干起了尾行痴汉的行当。

    奈何他技术不怎么过关,再加上尚还有些羞耻心,所以频繁的出纰漏,几乎一开始就被石兰发现了。

    看着打扮的土里土气的女神,少羽尬笑着抬手打了个招呼,“早啊,石兰,好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