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汉魏之间为了争夺关中、汉中、陇右的控制权,围绕着秦岭沿线的多个重要据点攻防,陈仓就是其中之一。

    魏国为了防备蜀汉军队突入关中,命擅长防御的名将郝昭在陈仓长期驻守,在历史上,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曾经举兵围攻陈仓,郝昭以千余之兵拒守诸葛亮数万大军,双方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因粮尽而乘机退兵。

    这一段历史,因为刘封的出现而改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守街亭,大好形势毁于一旦,随后,刘封提前从荆州出发,赶到陇右,一举扭转了不利局面。

    有刘封在陇右、汉中坐镇,诸葛亮身上担子顿减,其行军方略也有所调整,比如历史上的陈仓之战,虽然一样发生了,但蜀汉军队只是进行了佯攻,并没有出动大军强攻城垣。

    这样一来,郝昭没有经受大战的艰难,精气神方面保持得不错,郭淮从陇右到达陈仓之后,与郝昭两人联手,一面据陈仓道险隘抵挡下辩方向的傅肜军,一面陈重兵于渭水畔,与刚刚抵达的汉将陈式、魏昌一支偏师交战。

    从将领的名气上来看,陈式、魏昌的组合,远不如郭淮、郝昭。

    从兵力配备上来看,陈式一部是以山地弓弩兵为主的二线部队,将卒的甲具多为简单的皮甲、手中的武器也是机弩和木矛、盾牌、环首刀等制式兵器,要想挡住郭淮的陇右步骑,难度相当的大。

    陈式也明白这些差距,在行军前往陈仓的一路上,和魏昌一起反复商量,两人最后定下的策略,是添油死守在渭水岸边。

    “魏小将军,我们现在就是一个钉子,要牢牢的钉在渭水的南岸,郭淮要想侧袭五丈原,就让他从我们身上跨过去。”

    行军打仗的精妙计策,陈式学不会。

    他自从军以来,就信守一件事:忠于职守,比如这一次,刘封命令他率部坚守西线,陈式就守在渭水一侧的营中,纵算不敌也不后退。

    魏昌的性子和其父魏延有七、八分相似,皆是刚猛果烈的脾气,听到陈式这么一说,当即抱拳道:“陈将军,我魏昌愿领前营守號县,只要我有一条命在,號县的城楼上,就还是汉旗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