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突入蜀汉的长沙郡攸县。

    孙秀是孙吴宗室的后起之秀,孙匡之孙,孙权的侄孙,相比其他孙吴的子弟,孙秀虽然名字里有个秀字,但用兵作战却颇有先祖孙坚勇烈之风。

    豫章郡至长沙郡,陆路通行需要翻越罗霄山脉,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吴军隐匿于山林之间,假扮成山越宗贼侵入长沙郡。

    习珍开始时误以为真是山越来犯,一时大意领轻兵出击围剿,结果被孙秀困在攸县,要不是陆抗及时带兵解围,习珍就只能自刎以谢天下了。

    孙秀进攻长沙之后,武昌的吴军大都督全琮也开始向西沿江进攻,左将军留赞曾经担任过凌统的部将,此番被全琮重用,率二子留略、留平为先登,与丁奉对峙于文赤壁一带。

    考虑到仅凭吴国一家难以抵抗蜀汉,孙权又遣了侍中沈珩出使魏国,与大将军司马师密谋合攻蜀汉之事。

    司马师刚刚升任大将军不久,也正是需要立威之时,在得到孙权有意合攻蜀汉的好消息后,立即授意许昌的田豫、牵招两军向汝南郡发起进攻。

    吴国攻打蜀汉。

    魏国攻打蜀汉。

    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方,吴国这一次出人意料的表现得很是活跃。

    ——

    刘封在孙权发力的时候,来往于交州和荆州之间,部署下一步的反攻策略。

    吴军的这一波进攻势头很猛,孙权几乎是遣出了能够派出的全部力量,这对于刘封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缩在乌龟壳里的吴军,不好打。

    伸出壳的吴军,则要好打的多。

    这一次,刘封采纳陆抗“重点突破,直捣建业”的提议,将反击重点选在了长沙郡方向。

    长沙距离荆州腹心的江陵、夏口不远,汉军要是反攻,补给的路程不远,只要消灭了孙秀这支万余的吴军,汉军就打通了进入豫章郡腹地的大门。

    从豫章向东,汉军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丹扬郡郡治宛陵,然后直扑吴国的都城建业。

    吴国的重兵皆在外围,建业一带空虚,以孙权的军事才能,遇到这种情况,除了逃跑之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从豫章向南,汉军可以背后奔袭吕岱、吕据的老巢庐陵,然后与张嶷前后夹击,一举将双吕的二万吴军给包围起来。

    为了加强长沙郡的反击力量,刘封下令将祝融南的蛮兵一部、江州羽军一部调给陆抗统一指挥,由他领兵突入豫章,实施大迂回策略。